本报记者 张峻豪 马艾
正月初七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随着假期的结束,无数在外漂泊的游子们,背起行囊,告别家乡,踏上了返城上班的路途,开启新一年的新征程。与他们一起出发的,还有载满爱的背包、行李箱、后备箱……满满的行囊里,装进了家乡的味道、家人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期盼。
2月4日上午,在潼南火车站进站口,家住太安镇鱼溅村的熊艳一家人即将返回重庆中心城区,在他们的行囊里,装满了家中老人为他们准备的香肠、腊肉、鸡蛋……在一家摩托车零配件厂务工的熊艳父亲说,千般不舍,万般牵挂,全浓缩在土特产里。
在云南某学校读大四的熊艳手里还捏着一包小小的食物,散发着油炸的酥香,她说,这是父母亲今天一大早起床炸的“酥肉”,“什么都没这个香!”
“春节回来深刻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新的一年要更加努力,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熊艳说,这次返回学校,她会积极完成最后的学业,然后准备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希望自己将来也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陈昭霓同样是一名在外打工的潼南人,因为工作原因,这个春节只在老家和亲朋好友一起度过了4天,今天也将踏上继续拼搏事业的行程。记者看到,在她简单的行李中,必备的是潼南特产——黄桃罐头。“说起潼南,我们很多朋友都知道太安鱼、双江古镇等等,这次再带上一盒黄桃罐头,和他们一起分享,既能增进感情,又能宣传家乡。”陈昭霓说。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不少人告别家乡,奔向远方。他们或许是奋斗在城市写字楼里的白领精英,或许是奔波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无数勤劳的潼南人为了生计和梦想,远离家乡,奋斗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在他们返程的行囊里塞满了亲人对其割不断的亲情和思念。
(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