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343期 >2025-02-05编印

“柠”聚一心“潼”庆新春
潼南春节文旅热人气旺活力足
刊发日期:2025-02-0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大佛寺景区游人如织。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龙凤呈祥贺新春。记者马艾摄



本报记者 彭春 刘文静 通讯员 曾子祝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也是实施8天法定假期后的首个春节,潼南推出“柠”聚一心“潼”庆新春——潼南“柠”聚力·涪江中国年(第二季),尽显人文宽谷、生态宽谷、田园宽谷、烟火宽谷的独特魅力,市民游客共忆中国年俗、共享中国年味,文旅消费市场迸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据统计,春节假期,全区共接待游客232.49万人次,同比增长7.28%,旅游综合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8.77%,为新一年文旅发展打响开门红。




  非遗贺岁“年味游”成新宠
  杂技是中国非遗传统文化,除夕当天,首个高空跨江真人钢丝秀“跨越世界宽谷,‘潼’赏天空舞蹈”主题活动在涪江上空惊艳亮相,表演者在跨度520米的江面上,15米高的空中演绎平衡花式走钢丝、摩托车飞跃钢丝等表演,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除夕夜,长达368米的“金色”龙舟和两只绚烂的火凤,同样也吸引住了游客的目光,一幅龙凤呈祥的美好画卷,在涪江上展开,送上美好新年祝福的同时,让市民游客共同领略涪江之秀,宽谷之美。
  幸福街花儿巷举办的花儿千灯·飞雪跨年狂欢夜同样精彩不断。游客们漫步在千盏花灯下,猜灯谜、品年味,感受传统年俗的乐趣;在跨年音乐会上,与DJ乐队现场互动,嗨歌热舞,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青春活力。
  与此同时,双江古镇被热闹喜庆的氛围所笼罩,“情定双江好事成双”——《双喜至尊》沉浸式剧游持续上演,以其独特的中式浪漫和喜上加喜的美好祝福,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游玩热潮,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成功俘获大批游客的心,为这个蛇年春节增添了别样的乐趣。
  “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感觉家乡变化很大,节日气氛很浓,热闹、喜庆、欢快,我为家乡的发展感到自豪。”从河南返乡的市民高女士告诉记者。



  文化添彩文化市场人气旺
  春节期间,在潼南区杨闇公旧居、杨尚昆故里景区,游客携老带幼纷至沓来,景区接待人数大幅上升,开启“人从众”模式,并创新开展了“小手‘拓’福迎新年,非遗传承‘印’童心”拓片制作体验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春节假期,前三日入馆客流量便突破六万人次。
  今年春节,潼南博物馆也推出了“非遗贺新春博物馆里过大年”2025年新春系列活动,用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与市民游客共享文化馨香,同贺新春佳节。据统计,博物馆每天预计接待游客6000人左右。非遗主题展、舞龙表演、漆扇制作等让游客在历史与文化的滋养中开启新的一年。
  据了解,为满足群众春节假期精神文化需求,我区持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力度。区文化馆举办的新年画展览和线上年画展览,汇聚了众多优秀的新年画作品,生动地展现了新时代美好生活和新春祝福,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欣赏;区故管处举办的《灵蛇起舞喜迎春》生肖专题展和《寻路——宋庆龄在重庆的战斗足迹》专题展,向观众讲述生肖文化的内涵和宋庆龄先生在重庆的战斗历程,让大家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图书馆内同样人气旺盛,浓厚的学习氛围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借阅书籍、参加阅读活动,在书香中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旅游带动消费市场活力足
  文旅的火热,带动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消费增长。春节期间,随着多部新春贺岁影片的火热上映,各大影院迎来观影热潮。影院放映厅里几乎座无虚席,人们沉浸在过年观影的喜庆氛围之中。据统计,春节期间,我区电影市场票房销售达280万元。
  走在潼南大街小巷,可以看到隆鑫美食街、红星美凯龙、外滩国际城、时代广场等商圈人气火爆,各大餐厅、小吃店人头攒动。
  “我们店从腊月二十就已经开始接受春节假期餐位预订了,预定量比节前翻了差不多有10倍。”冯小炒餐饮店店员小吕说。
  每到用餐时间,到各个餐饮门店的食客络绎不绝,家家户户围坐一台,举箸共品佳肴,举杯共庆佳节,推杯换盏之间,皆是欢声笑语。团圆的温馨画面,折射着餐饮消费的活力,也反映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除此之外,酒店平均入住率达99.5%,民宿预订量增长80%。春节假期8天,共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1.9亿元,同比增长2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4亿元,同比增长22.4%。
  蛇年春节假期,潼南文旅市场实现强劲开局,以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为市民和游客呈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旅盛宴,让大家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开启新一年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