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怡然
近段时间,潼南双江古镇婚姻登记点正式揭牌,满足新人浪漫、舒适和个性化的领证服务需求;“王婆说媒”系列活动举行,为青年男女搭起友谊连心桥;“青竹相恋·爱在涪江”潼南首届婚博会火爆潼城,激发“甜蜜经济”新活力……一场场仪式感十足、氛围感“拉满”的婚恋活动,在凸显出我区新人们重视个性化和仪式感的同时,也展现出年轻一代婚姻观念的重大转变和全社会共同推进婚俗改革的不俗成果。这样的转变,不仅有利于减少婚姻中的矛盾与冲突,也将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注入强大动力。
婚姻观念和婚俗的变革,让人们更追求内在的契合与心灵的共鸣。婚恋观和婚俗的变革实则是对个体的尊重与解放,传统婚俗中,往往存在诸多繁文缛节,甚至有些“规定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新人的真实感受和意愿。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摒弃那些刻板化形式化的部分,比如不再一味强调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的婚礼形式等。两个人基于真挚的感情结合,更注重彼此的性格契合、价值观认同以及未来共同生活的规划。这种革新让每一个步入婚姻的个体能真正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幸福和自在,不再被沉重的外在形式所束缚,实现了从精神到行动上的自我解放,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于婚姻生活的期待值和满意度。
婚姻观念和婚俗的变革,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增添强劲动力。生活中,部分不良婚俗习惯可能带有一定的盲目攀比之风,比如拼婚礼的排场、比彩礼的多寡……这些“比拼”不仅会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容易滋生不良的社会风气。而越来越多的婚俗新风提倡勤俭节约,讲究以情意为重。双方家庭、各路亲友则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新人的感情培养以及婚后生活的经营上,这使得整个社会的婚恋氛围更加健康、理性、成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再被浮华、虚荣所裹挟,也让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实实在在地促进了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向着更高层次迈进,营造出积极向上、淳朴和谐的社会环境。
不论是婚姻观念的优化,还是传统婚恋的革新,变化背后是时代的进步。在未来,政府和社会还应该共同努力,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改革事业。一方面,应以“文化”为基,树立婚恋文明新风。应大力加强对新式婚礼的宣传力度,推崇年轻人喜爱的简约婚礼,营造欢乐与美好的婚礼氛围;还可借鉴一线城市优秀经验,打造更多颇具仪式感的特色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培塑“婚恋”文旅景点,推动“婚登事业+婚俗产业”一体化发展,为年轻人提供消费多层次、服务多元化的婚嫁服务。另一方面,应以“法律”为礼,为婚俗改革保驾护航。要全面、深入地考量,借助法律工具、政策手段对不良习俗加以规范,将良好婚俗习惯纳入乡规民约,确保婚俗健康、文明、有序演进。同时,要重视婚姻中的家庭关系,通过法规政策切实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