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徐利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的工作。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持续发力,为打造渝地区中部崛起增长极、成渝腹心高水平开放桥头堡提供司法力量。
智慧司法机器人、法律援助、司法证据保全、“综合查一次”……如今,我区法律服务载体和触角不断延伸,执法检查也越来越高效惠民,真正实现了以法治之力,护民生之安,这片土地处处洋溢着法治的气息,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拓“广度” 智慧司法赋能量 全力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米
“您好,我是智慧司法大牛机器人,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时不时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说话的正是集信息化、智能化及大数据于一体的首款“类脑”法律咨询服务型机器人“大牛”。
“我想咨询一下,我买了一套房子,现在发现房屋质量存在问题,我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退?”日前,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李女士正在向“大牛”咨询自己新买住房相关事项。“首先,您应该尝试与开发商进行协商。由于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开发商作为商品房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对商品房质量承担最终责任……”“大牛迅速检索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情况为李女士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以前觉得法律问题很复杂,知道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但不清楚具体流程,想要咨询律师,又担心时间和费用问题。”李女士表示现在有了智慧机器人,一对一给提供及时、专业的法律帮助,她觉得非常方便。
“‘大牛’,外观呆萌可爱,内核十分强大,不仅具有语音对话功能,‘大脑’内还存有海量法律内容资源,包括十万余条法律法规,两万多个案例以及数万个法律问答,可以为来访群众提供婚姻、继承、房屋买卖、劳动争议、工伤赔偿、民间借贷、交通事故、物业纠纷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牛”是中国首款“类脑”法律机器人,它不仅能模拟法官和律师思维,对用户进行意图识别,以多轮发问的方式查明法律事实,还能根据云端海量法律数据,结合运算模型,进行推理决策,一键生成咨询意见书、民事诉状、仲裁申请、报案材料等法律文书,能够满足群众多元化法律需求。
近年来,区司法局围绕“智慧法治”工作内容,将智慧司法深度融入数字法治大场景中,借力现代科技手段推进信息化大平台建设,打造运用智慧行政复议、智慧社区矫正、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和新时代网上“枫桥经验”等应用场景,提升高频事项网上办理效率,进一步促进智慧司法与数字法治深度融合,让广大群众不仅可以通过智慧司法机器人进行咨询,还可以通过拨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重庆村居法务”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进行法律咨询,实现随时随地“掌上办”,真正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抬头可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
寻 “ 深 度 ” 法律援助伸援手 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法治温度
“大家莫着急,我们今天到这里就是为大家办理法律援助审批手续的。”今年3月,在塘坝镇天印村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纠纷案办理现场,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指导群众填写法律援助资料。
据了解,申请人姚某祥等135户人均系塘坝镇天印村农户。2019年1月,申请人与重庆某农业公司签订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将自己部分承包地出租给该公司用于现代农业发展,租赁期限从2019年1月1日至2028年06月30日止。合同签订后,申请人如约将土地交付给了该公司使用。但重庆某农业公司从2023年开始未支付土地租金,姚某祥等人多次向该公司讨要均无果,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申请法律援助。
区法律援助中心在接到申请后,认真了解案情,经过审查,认为该群体案件符合法律援助的范围和条件,考虑到受援人均系农民,属于低收入人群,且年岁较大,无固定收入来源,立即决定开设绿色通道,简化受理审批程序。当天,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便前往天印村现场为农户办理援助审批,并于当场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帮助申请人完善材料与手续,确保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为保证尽快解决纠纷,在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后,法律援助律师为受援人座谈、释法,缓解受援人焦虑的情绪,同步梳理现有证据、完善证据链条、向区法院立案,尽最大可能减少受援群众来回奔波,让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最终,在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法律援助律师队伍、区法院的三方共同努力下,经过法院审理、判决后,2024年6月,受援人们终于领到了被欠付的土地租金共34.7648万元。
土地租金援助只是区法律援助中心暖民心、解民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个小缩影。近年来,区法律援助中心始终秉承“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法律援助各项活动,让困难群体得到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感受到司法温度。2024年以来,区法律援助中心已批准各类援助案件1549件,办结1178件,提供上门服务28次,挽回经济损失2168万余元,不断用法治温度抚慰百姓心灵,用法律之伞为弱势群体撑起晴空,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不断奋斗。
延 “ 宽 度 ” 公证高效保证据 助力提升营商环境服务质效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而证据则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核心“密钥”,坚持能动履职,因案施策,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宝龙镇莲藕种植大户李某与合作的无人机施肥团队发生合同履行纠纷,由于施肥团队未将器皿清洗干净,导致除草剂混入肥料,对莲藕产量造成不可逆损失。双方多次协商未果,遂向潼南公证处申请保全。
潼南公证处根据具体情况快速反应、制定方案,立即前往现场对施肥残留物以及受损藕田等现场情况进行取样,同时使用无人机对藕田进行全面拍摄以保全藕田现状。随后,潼南公证处及时出具公证文书,为双方谈判、申请诉讼提供了坚实、有效的公证证据。
“非常感谢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帮助我们保全证据,多亏了他们,我们才能获得莲藕损失赔偿。”宝龙镇莲藕种植大户李先生激动说,如今,在潼南公证处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们也形成了“遇到问题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依赖法律手段”的行为自觉。
为了进一步助力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潼南公证处以“公证助企惠企春风行动”为契机,上门走访企业,与6家银行就金融公证业务签订了《公证服务协议》,同时推出公证行业服务和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进一步助力提升全区营商环境服务质效。
今年以来,潼南公证处立足基层、服务企业,不断拓展提存、保全等涉企业务,积极落实“最多跑一次”的办事准则,推进首问负责制、容缺办、延时办、上门办、邮寄送达公证书等举措,综合运用告知承诺、信息共享等手段,减少涉企公证事项证明材料20余项;聚焦企业创建设立、转型升级、创新创造、涉外商务等方面的公证需求,办理涉企公证案件30余件。下一步,将加强公证公益服务的鼓励和引导,推进公证服务均衡性与可及性,以此提升公证服务质效,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为优化我区营商环境承担公证行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减 “ 次 数 ” “综合查一次”实现组团式执法高效便民不扰企
“有人检查店内消防设施、有人检查应急预案、有人检查收费标准……在我们店里,不到半小时便完成了检查,‘组团式执法’既全面又很人性化。”近日,在经历“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检查后,某超市负责人感叹道。这是我区深入开展组团式执法工作后获得的商家点赞。
自全区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入深化提升阶段以来,潼南区积极回应企业群众“减负”呼声,聚焦群众关切、社会关注、高频易发的常见执法场景,推动实行“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执法监管一件事”,由镇街依托“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发起任务,区级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力量积极响应并及时接受统一指挥调度,根据检查表单执法事项开展联合执法,区司法局通过系统后台完成全流程数字化的闭环监管,实现对同一执法对象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
“原来多个部门分头查,可能出现重复上门、耗时久、检查效率低等情况,无形中给企业增添了一些负担。”区司法局执法监督科相关负责人说,“现在我们开展‘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执法监管一件事’工作模式,执法时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检查既高效又便捷。”
截至日前,全区已开展“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20次,“执法监管一件事”11次,共协同区级行政执法部门11家,1家行业权威企业提供专业意见,有效减少了执法部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真正做到了为企减负、为民服务。
下一步,我区将积极总结经验,持续推进“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执法监管一件事”,持续寻求基层行政执法最优解,进一步强化“多跨协同”、优化检查流程,做到“一支队伍”一步到位,执法助企不扰企,全力推动我区执法工作迈上新台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执法的温度与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