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时政·综合总第3253期 >2024-08-12编印

爱心“潼”行 释放志愿服务“乘数效应”
——“春风满巴渝·三风润潼城”系列评论之一
刊发日期:2024-08-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邓瑜欣



  国家欲长治久安,必先涵养社会风气。日前,我区召开“春风满巴渝·三风润潼城”社会风气提升行动推进会议,提出“十项行动”,其中包括“志愿善行·公益潼行”文明行动,这对于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递向上向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不断闯关夺隘,也需要更多的时代楷模。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
  今年夏天,从7月14日“琼江潼南段遭遇今年第一次超保证水位洪水”,到7月18日“涪江潼南段遭遇今年首次过境洪水”。受灾镇街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勇敢的志愿者,成为遍布防汛救灾前线后方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当中有党员、老师、大学生、退役军人,面对紧急情况,他们有的忙着核查转移安置人员动向,有的忙着落实常用药品、食品等物资保障,与各方救援力量一起,为抢险救灾贡献了美好又温暖的“志愿者力量”。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伴随暑假的来临,各大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纷纷拉开序幕,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进潼南,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的宗旨,凭借青春的热情传递爱的力量。
  参与志愿服务,是广大青年参与社会治理、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途径。青年志愿者们走近留守儿童,用耐心的陪伴和丰富的知识充实孩子们孤单的时光;关爱困难家庭,用贴心的问候和实在的慰问品缓解他们生活中的困苦;为未成年普法,用生动的讲解和深刻的案例引导孩子们远离犯罪的深渊。夏日炎炎,热情不减,青年们在志愿服务中争做知行合一的奋斗者,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微火成炬,涓滴成海。如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蔚然成风。新时代新征程,期待更多人弘扬志愿精神,发挥乘数效应,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