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罗列刘文静李彦亭
镇集体经济实现营性年总收入826.42万元、较2022同比增长37.7%,联农带农就业400余人,帮助50户脱贫户实现就业增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这串亮眼的数据,是太安镇2023年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取得的显著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牢记殷殷嘱托,太安镇党委政府于2023年7月,引导全镇13个村(社区)村村联合,抱团发展,成立集体经济联合公司——重庆潼安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潼安汇),整合全镇村集体经济资源、闲置资源以及可利用资源,开展多元化业务,抱团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改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小、散、弱现状,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及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切实实现了村民与村集体增收共赢。
汇智聚力 破解难题全镇发展“一盘棋”
“唉,我们村缺乏人才和技术,特色经果类投资又大,想整个集体经济果园,又不敢起这个头哦。”“莫说了,我们村种的橘子,今年销量也一般,我看别个通过电商平台卖得就很好。”“张支书,你们村的鱼为撒子喂得那么好,好久也跟我们传授下经验撒。”“我们村就是外出务工的人太多了,劳动力紧缺得很。”……
2023年,在太安镇的一次产业大会上,各个村社干部你一言我一语地探讨各自遇到的难题,让太安镇党委书记郑春林来了灵感,“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不熟悉市场规则、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足,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干脆大家一起干,共富路上,绝不让一个村掉队!”
的确,火车跑得快,需要车头带,更要每一节车厢都有同向发展的动力。此后,该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各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整合13个村(社区)资源,构建村集体经济联合体,并成立镇级强村富民企业“潼安汇”及企业党委,下设农产品初加工板块、农旅融合板块、水果产业园板块、水产经营板块、劳务平台板块、通讯服务板块。
在此之上,太安镇实行“镇党委统领发展,潼安汇公司全程指导、科学管理、创造收益,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提质扩面,农户多种形式参与”的运营模式,形成“镇党委政府——企业党委——潼安汇公司——村集体经济——村民”的抱团体系,实现环环相扣、层层联动,让集体经济走上规模化、产业化、融合化发展之路。
因势利导 盘活资源挖掘发展“新潜力”
“代书记,听说你们村的西瓜熟了,我带上我们的村民和超市老板来买点,也为太安镇集体经济助点力。”近日,太安镇滩石村村干部陈明来到河边村的有机西瓜大棚,采购了3000斤西瓜,收到订单,瓜农们笑开了颜,忙着采摘、搬运、称重,现场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这块地本来计划用来打造农业园区的游客中心,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建起来,就一直荒起,文总来调研后觉得很可惜,去年就在这里建起西瓜大棚,由潼安汇来对接资金、提供技术、帮忙销售,还有兄弟村来支持,我们根本没有后顾之忧。”河边村村支部书记代红梅所说的“文总”,就是太平村村支书文春来,作为一名有创业经验、有干事热情的青年人才,太安镇党委政府将推选他为潼安汇公司董事长,统筹和助力各村的产业发展。
据介绍,考虑到沿路都是水果采摘点,该地块又为沙土,文春来便与潼安汇聘请的农业专家商量着盖上大棚种植有机西瓜,加设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提供“保姆式”专业化服务。附近闲置的大棚,也种上了水果番茄,同步做好质量把控,拓宽销售渠道,打响“太安鲜果·潼太优品”品牌。
潼安汇成立后,类似的变化还有很多:黑湾村89.3亩柑橘果园经济效益不理想,在潼安汇指导下,果园利用林下空间,发展起林下养殖、水渠养鱼,并植入共享经济概念,做起了共享农庄,实现了扭亏为盈;韦家社区107亩闲置土地没有种植思路,潼安汇积极对接三鑫林业有限公司发展订单农业,按企业需求种植洋姜,今年预计亩产达4000斤;太平村370亩旱地被打造成大豆、玉米种植示范基地,收割后再打造油菜制种基地,采用种植一体化播种技术,又利用减损机械开展收割,提高了耕种效益……在潼安汇的努力下,太安镇各村集体经济逐渐从“保底型”“发展型”向“共富型”转变。
融合发展延长链条 一二三产“齐发力”
时至盛夏,伴随着草露虫鸣,太平村200余亩稻谷葱郁繁茂,长势良好,水稻下方,肥美的鱼儿自由穿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注意要避免高温和阴天时施肥,会影响鱼类生长,今年的光照和水源比较充足,你看,植株高大健壮,分蘖多而整齐,今年亩产可能达到1300斤左右。”听见潼安汇农技专家的点评,文春来脸上笑开了花,稻田鱼丰收在望,乡亲们的荷包再添一份重量,集体经济再上一层新台阶。
“稻鱼共生的生态大米本来品质就好,等成熟过后在我们村的烘干房初加工,效益就更高了。”文春来告诉记者,这一切放在以前,是大家所不曾设想过的,由于缺乏稻鱼共生的种养技术,只靠单一的水稻种植收入微薄,后来,潼安汇多次邀请专家到现场指导,不仅创建了水稻直播直采示范基地,还积极探索“稻+”绿色生产新模式,并将烘干房投入启用,提高了经济价值,让百姓的致富“稻”路越走越宽。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太平村烘干房,现代化的烘干设备让人眼前一亮。据介绍,高粱、大米、花椒等周边村社种植的农作物都在这里就近烘干,还可以进行加工与包装,通过“潼太优品”品牌统一销售,目前已经累计烘干、加工粮食120余吨,农作物经济效益平均提高了10%。
据悉,潼安汇围绕“补链、延链、强链”,立足一产基础、填补二产空白、联动三产融合,开展了多元化业务,包括农产品烘干、冷藏、包装、销售,以及为农村闲置劳动力提供居间服务等。同时,潼安汇秉持推广现代农业理念,整合罐坝村、太平村农机资源,创建社会化服务团队,开发机耕机播机收业务,2023年新培养本土农机手2名,招募资深农机手2名,购置播种机1台、旋耕机2台,社会化服务队伍基本成型,累计完成机耕、机播、机种、机收服务3310.17余亩,惠及群众592户。
完善机制规范管理 构建共赢“利益链”
“太安鱼之所以吃起来那么鲜,厨师手艺是一方面,养鱼也是关键。”“养鱼不能只顾鱼长得好不好,尾水处理也必须要重视。”……日前,太安镇各村(社区)有水产养殖意愿的村支书、村干部、新农人等一同来到鱼溅村尾水治理示范基地,向该村养鱼大户学习养殖技术。干货满满的田间课堂,点燃了大家的养殖信心,纷纷表示要齐心协力,将太安镇这一大特色增收致富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下次可以来我们罐坝村的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共同学习。”“潼安汇在我们村全新打造的300多亩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也欢迎大家来参观学习。”结束后,各村(社区)代表纷纷发出诚挚邀请,迫切地想把自家本领传授给大家。
从前,太安镇各村资源力量分散,凭借各自的力量发展困难很大,潼安汇的成立,让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集中力量办大事,也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生产经营规模小、项目分散、效益不高的难题。
这一转变,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据了解,公司年利润的50%按照各村入股比例进行分红,其余50%按照各村管理绩效考核进行分红,各村分得利润后,按照管理团队占40%、提取公积公益金占30%,村集体经济组织占30%的比例再分配。这条构建共赢“利益链”,调起了各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下一步,潼安汇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在农产品粗加工、农旅融合、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同时持续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切实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服务镇域经济发展。”文春来说。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不是一村一社的事情,潼安汇聚合了集体智慧,提供了强引擎和硬支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初显成效。”郑春林表示,太安镇将立足现有基础,锚定“一年开题破局、两年培育推广、三年形成示范”工作目标,按照建设“新型集体经济试验田、农业现代化引领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发展定位,到2025年底,打造集体经济品牌辨识度高、影响力强的标志性成果,形成可示范、可借鉴、可推广模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