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今年儿童节,不少家长选择为孩子送上一款电话手表作为儿童节礼物。然而,初衷为“定位”守护儿童安全的电话手表,如今比拼起了配置与功能。近期,“儿童电话手表变得越来越像智能手机”话题在各大网站持续发酵,引发网友热议。学习、社交、娱乐、游戏等功能的加入,引发家长担忧:孩子的定位被更多人知晓带来安全隐患,学习会员、免密支付是否会诱导孩子消费,娱乐、游戏容易导致沉迷不利于健康成长……如何保护孩子“手腕上的安全”亟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杜绝“擦边球”,加强小程序监管。孩子可免密支付电话手表里的金额;披上学习类APP外衣的会员广告推送、皮肤商城APP的广告推送诱导消费;游戏里是否有血腥暴力等少儿不宜的内容“悄然混入”……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行业审核与监管,并根据新情况不断完善制度,构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及时发布关于儿童智能产品的行业标准,让企业在开发相关产品时有标准可循,不给商家打“擦边球”的机会,杜绝违规经营、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等问题滋生。
坚持“做减法”,回归设计初心。据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儿童电话手表消费市场,在1.7亿5岁至12岁的儿童中,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大约每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有电话手表。面对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制造商不应“舍本逐末”,而要回归设计初心,着眼长远利益,扛起责任大旗,主动“做减法”,避免过渡交友、娱乐的“手机化”功能占据主导地位,自觉遵守网络信息安全要求,让智能终端的发展回归原有轨道。
筑牢“安全弦”,家校共育正确价值观。儿童电话手表的初衷和痛点是“保障儿童生命安全”,家校共育也是关键。电话手表的配备本质是方便孩子与家长的联系,孩子本身并不需要如此繁多的功能,对于电话手表可能会给儿童带来的网络沉迷和安全隐患离不开家校的共同引导。家长需要主动与小朋友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做好时间管理,提高其控制力,并主动了解电话手表的功能,设定好学习模式,安装有益软件,弱化手表的娱乐功能;老师也可通过交流谈心、召开主题班会等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电话手表的功能,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在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拒绝攀比心理。
守护儿童人身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守护儿童网络安全,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携手,汇聚众智、凝聚合力,共同守护儿童“手腕上的安全”,稳稳托起儿童健康成长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