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副刊总第3218期 >2024-05-17编印

乡 风 拾 韵 钟 峰 村
刊发日期:2024-05-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蒋芸徽




(一)瓦房子与靖边魂
  于钟峰村六组的凤翔湾,静卧着一处古老的宅院——瓦房子。此宅是清时靖边卫军管带李胜贵的家,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风霜历程。昔日的烟尘早已随风飘散,只留下了这片曾经的热血与忠诚。
  李胜贵,原名李佳惠,于清光绪二十五年踏上了军旅生涯,出师新疆,防剿西宁的匪患。他的英勇与智慧,得到了陕甘督臣的赏识,被授予五品蓝翎,以千总补用。而后,他又被选入四川警务学堂,进修学业,为国家的安定贡献自己的力量。清光绪三十年,他更是被驻藏大臣凤全咨调入藏,以守备充靖边卫军管带,守护那片遥远的土地。
  然而,命运多舛。清光绪三十一年三月,李胜贵进军至红亭子,因寡不敌众,力竭捐躯。他的事迹被后人铭记,入祀“昭忠祠”,并在钟峰村为他立碑建墓。
  如今,我们站在瓦房子前,仿佛可以感受到那曾经的热血与忠诚。这座木结构的四合院,穿斗式梁架,集合式住宅,展现了传统巴渝的风貌。虽然正房及右偏房在火烧后部分拆除,但主体保存得依然完好,阁楼、场门梯步及石围栏也保存尚好。这里仍居住着李姓后人,丰富的生活气息与历史的沉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故事的独特画面。
  走进瓦房子,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那些曾经的英勇与牺牲,那些为了家国而战的豪情,都凝聚在这片古老的宅院里。李胜贵,这位靖边卫军管带,他的事迹虽然已经远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
  瓦房子,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宅院,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位烈士的故居。每当风吹过,那些历史的记忆便在这片古老的宅院里轻轻低语,仿佛在诉说着那曾经的英勇与忠诚。




(二)明镜书院,书香犹存
  踏入张家坝,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回到了清朝的举人李昌敬和进士李盛璧的时代。张家大院,这座被命名为“明镜书院”的古宅,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张家坝,位于钟峰村西南方向的土地上,周长两公里,包含了五个院落,仿佛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历史上,最早用姓氏命名的院落可以追溯到唐朝,可见这里的古老与厚重。
  走进张家大院,那纯木结构的建筑映入眼帘,穿斗式梁架、复合式天井,每一处都透露出传统巴渝风貌的韵味。原建筑为当地特有的四合院风格,但因李氏先祖的赌咒,前大门被封,后来由清代巧匠彭世昌修复,改为横厢房双进布局,集合式住宅。这座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家族、一个历史的见证。
  张家坝的辉煌,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上。这里有清朝的举人和进士,有近代的专科及以上学历者72名,其中包括了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这里还有乡贤名流、工匠、革命军人和历任教师,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这片土地的未来。
  这座大院,始建于明代成华年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从张氏家族到陈氏家族,再到李氏家族,它见证了家族的兴衰和历史的变迁。五百多年,仿佛是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时光,足以让一座建筑屹立不倒,也足以让一个家族繁荣昌盛。
  如今,张家坝张家大院已由党委政府招商,有识之士借助乡村振兴的大潮,以明镜书院为名,完成了保护修缮工作。这座古老的建筑,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站在张家大院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仿佛还能听到书声琅琅,学子们勤奋苦读,为求功名,更为寻求真理。而如今,这片土地也融入了现代的气息,文化产业发展蓬勃,乡村的风貌也在逐渐展现其新貌。
  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值得我们去发掘、去传承。愿张家坝的未来,能够继续书写新的篇章,让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三)跨越岁月的桥梁
  在时光的深处,总有一些静默地存在,它们虽无言,却以沧桑的身姿,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变迁。就像那座横跨在九曲溪上的老石桥,虽已历尽风霜,却依然坚守在那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座石桥,岁月在其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几块老石头已经缺失或损坏,仿佛在告诉人们它曾经历过的风雨和沧桑。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看似破旧不堪的桥,却依然稳稳地横跨在小河之上,为行人提供了一条通往彼岸的通道。它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对过去的坚守和对未来的希望。
  根据和我一起采风的田丹奇回忆,二十年前,他在此地工作,这座桥是他经常穿越的必经之路。那时候,明镜乡只有这一座桥连接两岸。然而,如今随着新桥的建成,这座老桥的使用频率大幅降低,已经鲜少有人从此经过,它的历史和故事只能留给时间慢慢诉说。
  小河的两岸,树木和灌木丛生长得茂盛而富有生机。它们与木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在无声中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些树木和灌木丛见证了木桥的兴衰,也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仿佛在诉说着一种生命的哲学:即使环境再恶劣,生命也会顽强地生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在背景的远处,隐约可见一些房屋和建筑物,它们被树木遮挡,难以辨认细节。这些房屋和建筑物,也许是村民们世代居住的地方,也许是一些被遗忘的历史遗迹。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与木桥、小河、树木和灌木丛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石桥告诉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传统是我们文化的根基,是我们精神的寄托,也是我们与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石桥还告诉我们,坚守和奉献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尽管石桥历经沧桑,但它依然坚守在小河之上,为行人提供方便。这种坚守和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




(四)历史之韵,岁月之痕
  在漫长岁月的洗礼下,总有一些静默的物件,它们如古老的诗人,用沉默的笔触书写着流转的时光,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明镜书院的石柱底座,至今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时间的见证者,也是这座建筑的见证者。
  这座石柱底座,虽只是建筑中的一角,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它的色调灰白而古雅,像是被岁月轻轻抚摸过的脸庞,留下了斑驳而深沉的痕迹。表面的磨损并未削减其美感,反而为其增添了几分历经风雨的沧桑与厚重。两个并排的狮子头雕刻,威武而庄重,仿佛诉说着古老建筑曾经的辉煌与荣耀。而那些精致卷曲的植物图案,不仅是对大自然的赞美,更是匠人精湛技艺与无穷创意的结晶。
  石柱底座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物理上的实体,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一种坚韧不拔、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这座石柱底座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历史与当下关系的深思。历史是当下的根基,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与智慧的源泉。当我们驻足于这座石柱底座前,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邃,更能够从中汲取到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同时,这座石柱底座雕刻的图案,也提醒着我们,要尊重自然、敬畏生命。那些卷曲的植物图案,是古人提醒我们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环境,我们的家园才更加美好与和谐。
  这座古老的石柱底座,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一部记录历史的书籍。它向我们展示了过去的荣耀。
  站在这座石柱底座前,让我们怀着敬畏与感激之心去感受它的韵味与内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