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俊霖 罗昌泽
在潼南这片工业热土上,有一位被誉为“化工女神”的“85后”年轻女党员,她以柔弱之肩扛起科技创新的大旗,以巾帼之姿在化工行业一线奋斗了13年。她就是民丰化工技术部主管、研发组组长张春梅,用她的智慧和汗水,推动了铬盐行业生产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矢志创新 勇攀技术高峰
“化学对我而言,就像生活中的另一种语言,它充满了魅力。”张春梅说。自接触化学的那一刻起,她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门学科,本硕连读的7年里,她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化工专业。2011年,张春梅毕业后进入民丰化工工作,面对陌生的铬盐生产领域和高难度的技术挑战,她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她一边刻苦钻研,一边虚心请教,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逐步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5月8日,记者在民丰化工厂区看到,她穿梭在错综复杂的管道和设备之间,细心地监控着每一个生产环节;在实验室里,她严谨地操作着各种仪器和试剂,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生产过程的可行性,并不断优化生产方案。她带领研发团队先后完成了公司十余项科研项目的设计、研究、优化及应用工作,在开发新产品、工艺优化、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助力公司产品结构优化、产能显著提升,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持续创新发展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热爱这个行业,也热爱我的工作,我觉得在化工行业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铬盐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张春梅告诉记者,要说化工这行,那可是又累又危险,一般都是男人干的活儿,可她不曾后悔并且非常享受通过自己的努力产出想要的产品。
立足环保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化工行业,绕不开的话题就是环保问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张春梅始终不忘环保责任。她深知铬盐生产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因此她以铬盐生产的低成本、低(或零)排放和绿色发展作为创新工作的落脚点,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资源利用为导向,致力于补短板、解决“卡脖子”项目,针对国内外铬盐现行主流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共性技术缺陷,围绕铬盐现行生产工艺中的节能降碳、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能源梯级利用等关键技术问题,以清洁生产为导向,深耕工艺优化和技术革新。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张春梅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和环保主义者,我深知自己的责任。今后,我将继续用我的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助力化工行业走高效、清洁、安全、低碳、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关键项目实施后,自产蒸汽和发电,蒸汽消耗下降45%,天然气消耗下降28.6%,可节约蒸汽成本约1670万元/年,节约用电成本1083.6 万元/年,年处理含铬废水100000t,可节约废水处置费约522万元/年,在她的带领下,公司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还成为了行业内绿色发展的典范。她的大窑尾气余热高效利用节能减排增产、铬绿废水回收处理综合利用等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为行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
荣誉加身 不忘初心
张春梅在科研、环保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评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潼南“十佳工匠”、潼南英才“青年优秀人才”、潼南区“担当作为先进个人”、潼南“十佳产业工人”、重庆市企业“创新达人”等荣誉。面对众多荣誉她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并坚守初心继续前行,她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执着于科研创新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创造更大价值为潼南化工行业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春梅姐技术水平高超,经验丰富,面对技术难题都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案,带领团队走出困境。工作上勤奋、专注让我们敬佩,而且待人和善,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团队共同成长。”张春梅的同事税朝波告诉记者。
张春梅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在化工行业奋斗的人们,她以柔弱的肩膀担起科研重任,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