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特别策划总第3194期 >2024-03-20编印

做好“水”文章 绘就美丽河湖生态画卷
——潼南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刊发日期:2024-03-2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琼江环绕万亩菜花,构成春日“花海”美景。

游客乘坐皮划艇畅游琼江。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 联合资阳进行今年首次跨区巡河。
  
川渝四地举行联防联控联席会议。
  ▼ 资潼两地村级河长交流河流保护良策。



全媒体记者 邓瑜欣 唐苠涵本版部分图片由区水利局提供


  和煦的春日里,漫步在滨江湿地公园,涪江河畔,一江绿水,两岸锦绣,俯拾皆景。公园内,市民们三三两两踏青拾翠,亲水、亲绿、亲近自然,尽享春日好时光……如今的潼城,这种“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迷人景象随处可见,这是全区认真落实“河长制”的必然结果。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近年来,潼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真正做到守水明责、守水有责、守水尽责、守水担责,多点发力推动河长制责任落实落细,有力推动了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聚“河长”制度之力蓄生态发展之势
  日前,五桂镇的全体党员干部与志愿者来到老鸭山水库和复兴河(五桂段)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大家手持环保垃圾袋、拾物钳、扫帚等工具清洁工具,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将岸边的落叶、杂物、白色垃圾等各类废弃垃圾清理干净,用实际行动,守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自全面推进河长制以来,潼南区压实责任,严格执行市总河长令,以河长制为抓手,以改善水质为核心,做深做实“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并率先在全市构建“河长+部门河长+河段长”工作机制。
  “以前这里环境没现在这么好,治理过后,天更蓝、水更清,两岸风景更美了。每天早上,我都会和老伴过来沿着江边跑跑步,吹吹江风,呼吸下新鲜空气,感觉整天都特别有精神。”一大早,家住华夏城小区的薛大爷正带着老伴在金佛岛湿地公园慢跑。跑道旁的涪江在晨光下碧波荡漾,公园内各色绿植自在生长。
  河湖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最直观。为进一步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区水利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实行“定期巡查在制度,发现问题在日常,问题整改成闭环”的工作机制,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
  据统计,琼江(潼南段)已连续4年达到
Ш类水质,涪江(潼南段)连续6年保持Ⅱ类水质,特别是2023年3月、5月、6月历史性突破Ⅰ类水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



川渝河长携手治理 合力筑牢生态屏障
  翻开潼南地图,琼江与涪江穿城而过、流淌不息,它们承载着潼南的历史记忆,也见证着潼南发展的日新月异。
  新年伊始,崇龛镇临江社区的村级河长曾茂华与安岳县云峰乡江水村的村级河长张家强相约来到琼江,进行2024年首次跨界巡河。
  当天上午,巡河人员沿着河堤一路巡查,询问了解河道水源保护、综合治理、日常管护、河道日常巡查等情况,并对河道水体、河道两岸保洁工作等情况进行详细查看。
  “水质非常好,各项检测均达标!”曾茂华告诉记者,自从潼南与毗邻地区探索河长制领域合作后,他们便共同组成了巡河小分队,既加强了环境保护,又促进了两地的沟通交流。
  潼南水资源丰富,拥有大小河流136条,其中涪江、琼江贯穿全境,是四川进入重庆的第一站。长河泱泱,利泽万方,治水不是一城一域的责任,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专属工作,需要系统观念。
  为此,潼南坚持“一体化”理念,摒弃本位主义思想,以河长制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建立健全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先后与遂宁市、资阳市、铜梁区、合川区等地签订了《河长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了信息共享、巡河共治、执法共查的生态环保格局,逐步勾画出一体化治水“同心圆”轮廓。
  “我们紧扣‘看、巡、查、办、督’五环节,加强与毗邻地区的沟通协调,交叉互换巡河1200余人次,召开不同层级联席会议18次,共享水质水情信息112条,积极推进川渝跨界河流一体化治理。”潼南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不断加强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全力保障“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生态基础。



河长制推动河长治 水生态孕育“水经济”
  全面推行河长制,解决复杂水问题,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潼南区通过建立健全河长制等制度,保护好绿水青山,将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结合起来,环境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钱”景越来越好,“水经济”新业态孕育而生。
  阳春三月,陈抟山下,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流金溢彩,碧绿的琼江如同玉带一般环绕,偶尔可见鸟儿从空中飞过。春日的限定美景,吸引各方游客纷至沓来,为旅游市场带来勃勃生机。
  “琼江就是我们的幸福江啊!我们的油菜花种在江边,不仅浇灌方便,成片的油菜花与蜿蜒的江水构成了美丽的风景,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我们农家乐的生意现在是一年比一年好。”忠余农家乐店主谢忠余说,“花海经济”带动他们吃上了“旅游饭”,收入的逐渐增加让他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
  “花海版本”的幸福琼江是潼南的旅游名片,每年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目前,崇龛镇正依托自身地理和生态优势,不断拓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花海产业”,发展“花海经济”,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年收入增加近万元。
  这是潼南近年来以“河长制”为抓手,全域打造高品质“幸福河”,让群众收获看得见的幸福的一个缩影,真正做活做大了“水文章”,培育了“水经济”新业态,取得了水碧岸美的生态效益和水岸联动发展的经济效益,使人民群众因水而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河长制的实施,不仅使全区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更绘就了一幅“人水和谐”的锦绣生态画卷。“未来,我区将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潼南新篇章。”潼南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