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马艾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我区历来重视科技创新,2023年共认定29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让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记者在潼南高新区(东区)标准厂房景裕电子的数字化车间看到,36台机器人“员工”,通过操作员参数设置,熟练的运转机械手臂抓取原件进行加工,短短几分钟,一个个精密工艺的电脑外壳就有了雏形。
“数字化车间就是不一样啊!既安全又高效。”景裕电子总经理肖明辉忍不住感叹。今年开春后,随着订单一天比一天多,但复工却很顺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机器人。“原来整个生产车间需要114名员工,现在只需要18个人就行了。”
肖明辉告诉记者,企业前些年,受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公司面临订单量下降、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一度苦苦支撑……后来在市区两级政策、资金的支持下,企业开始尝试数字化转型,引入了全自动化生产机器人。超过120台设备实现了全智能化生产,每月产能可达100万件。完成数字化车间改造的景裕电子,产能提升303%,年产值增加1.3亿元。如今,公司产品已销往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样一直注重技术创新的普创长顺机械有限公司,这两天正安排技艺精湛的工人组装自主研发的多功能六面体直角机,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这台机器是我们开年以来工作的重中之重,组装试验完成后,将改变传统的繁琐加工模式,一次性完成高精密产品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公司负责人李长顺说道。
作为一家品种齐全的磨床制造厂家,普创长顺与其他磨床生产企业有所不同的是,他们还具备延伸到前端的设计和研发能力,客户需要在标准化产品上面做一些调整、增加一些部件,他们都能自主完成。
“质量赢信誉,信誉得效益。”公司负责人李长顺告诉记者,“公司能一直健康平稳发展,靠的就是优质的产品质量和专业的技术服务。”
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多功能铣磨一体机,让铣床和磨床两项加工工艺首度合二为一,解决了传统板材、模胚等加工预留量太大,需要用磨床长时间研磨,不仅耗时、耗电、耗人工,还容易导致砂轮损耗等问题。仅这一项研发创新,每年就能为企业带来数千万元的销售收入。
在一次次技术革新中,该公司陆续设计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发明和新型实用性产品,已获得了5项专利产品和一项技术专利。
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力实施“涪江奔腾”计划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积极培育壮大智能(农机)装备、数智科技、静脉产业、生命科学、太空产业、双碳产业等N个“新星”产业集群,进一步丰富全区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助力全区打造成渝中部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