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178期 >2024-02-07编印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乡村发展
刊发日期:2024-02-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高标准农田整治,产业成片。

  

全媒体记者 徐明鸣


  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路灯,修葺一新的党群服务中心,笔直平坦的乡村道路……这两年,梓潼街道李台村成了周边村民羡慕的“明星村”,而这些变化都要从村里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说起。
  李台村位于梓潼街道东部,属于毗邻潼南城区的城郊型村庄,特色水稻种植是其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李台村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打造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为特色水稻种植高产、稳产、增产奠定基础。李台村正是最早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的村庄之一。
  据李台村村党支部书记陈福圣介绍,过去村民收入单一,土地流转费也不高。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成,村里稻谷产量较往年提高了200多公斤。这份收获带给种植户惊喜的同时,也吸引了周边农业种植企业的目光。
  2023年,重庆市壬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李台村签订合作协议,以每亩地500元的价格流转了村里的1200亩土地。其中,400元作为土地流转费直接交到农户手中,60元用来支付种子、化肥、灌溉用水等费用,40元作为服务管理费用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委会用这笔钱翻修文化广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修建道路、开展亮化工程建设等,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除了改善居住生活条件外,高标准农田在解放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稻谷收获的季节,走进村里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金灿灿的稻田一望无际,沉甸甸的稻谷颗粒饱满。
  “以前依靠人力,一天只能收半亩地的稻子,成本在200元左右;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机器直接开进地里进行收获作业,一天收50亩地才花1000块钱,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增产增收有保障,种植户省时省力又省心。”提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吴廷国赞不绝口。据悉,高标准农田投入使用后,当地种植户的年收益提高到了2万元以上。
  此外,高标准农田中随处可见的“科技元素”也给种植户和种植企业带来极大便利。
  “种田最怕缺水和虫灾,现在田里有了墒情监测站、小型气象站、害虫虫情监测站和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种植户能随时随地在手机上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点点屏幕就能进行膜下滴灌和施肥,简单又方便。”陈福圣介绍。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正为潼南更多的乡村发展和现代农业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