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刘文静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成为群众亟待解决的难题。今年的区两会,区人大代表、区发展改革委综合规划科科长王建民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经过广泛调研群众所需所想,学习先进经验,我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当前相对适合我区养老服务的形式,这种形式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结合起来,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意愿。”王建民介绍,社区居家养老是指通过在社区或者社区较近的地方,设立养老服务机构,由服务机构在养老服务机构内或者上门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一种养老服务模式。
为找到适合潼南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王建民经过认真研究、精心梳理、总结归纳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促进潼南养老服务业持续发展。
“要建立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按照当前社区建设规划和老年人实际需要,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在社区建设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等基础性服务设施。”王建民建议,大力推动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服务项目的开展,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种服务。吸引生活自理的老年人走出家门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接受服务和参加活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则采取派专人上门照顾,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多种需求。依托城市社区信息平台,在社区普遍建立养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等多种求助和服务的形式,建设便捷有效的养老服务信息系统。
同时,要贯彻落实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政策,为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提供市场准入方面的便利,加快审批流程,必要情况下可以设立“绿色通道”,对于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支持。符合条件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对于需要建立社区养老中心的企业,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方面或者在租赁条件方面给与适当倾斜,根据发展规划需要优先确保用地、用房。政府还可以设立相应的投资基金,对于有先进商业模式或管理模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予以一定的资金投入,或者在融资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培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养老护理经验技术,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科学界定社区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加强对社区养老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在高级人才引进及出入境管理方面提供一定便利,并协助社区养老服务企业建立人才激励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