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小学 周洛伊 指导教师 李月明
阳光穿透屋檐的缝隙,斑驳地洒在老屋一隅,那光溜溜的扁担沐浴在金色的余晖中,闪耀着岁月的光芒。——题记
每个晨光熹微的清晨,太爷都会拿起那根陪伴他多年的扁担,挑起秧绳,踏上乡间小路,嘴里哼唱着悠扬的《春天的故事》。这根扁担,不仅是太爷劳作的工具,更是他精神的寄托,承载着他与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纽带。
太爷的扁担,材质我无从知晓,但它却异常光滑柔韧,充满弹性。这是太爷亲手挑选、亲手打磨的扁担,他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汗水。每当夜深人静时,太爷常常会抚摸着这根扁担,回忆往昔岁月,仿佛能看到年轻时的自己,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用这根扁担挑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
太爷是个勤劳闲不住的人,从我记事起,那根扁担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从春耕到冬藏,从未缺席。扁担见证了太爷的辛勤付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日,太爷总是肩挑扁担,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为家人奔波劳碌。
我们曾多次劝阻太爷,让他别再如此辛劳,可他却总是固执地说:“家里啥都能丢,唯独这根扁担不能丢!”在太爷心中,这根扁担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他生命的延续和家族的传承。他时常告诫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忘过去的艰辛,传承家族的勤劳和坚韧。
听父亲说,国家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村的土路也早已被宽阔的柏油路取代,通车十分便捷。如今,太爷可以经常乘坐公交车来城里看我们。这不,太爷又从乡下挑来了一担新鲜的蔬菜和瓜果,临走时还不忘叮嘱父亲:“洛洛正在长身体,千万别给她吃大棚里种的蔬菜水果!”尽管我心疼太爷的辛劳,劝他别再忙活,可他却笑得合不拢嘴:“国家分了地,咱就得好好种!多亏了国家政策好,每月还有补贴,不然你们哪能吃上这么放心的自家菜?”
不仅如此,太爷还用扁担挑回了一些城里的“新鲜玩意儿”回老家。所谓的“新鲜玩意儿”,其实就是一个带有视频播放功能的大音响和父亲给他买的智能大屏手机。太爷满脸洋溢着喜悦,逢人便炫耀:“现在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大家都开始注重养生了。我把这个大音响带回去,把村里的人都叫过来一起跳跳舞。这个老年机也该退休了,现在都流行聊微信、刷抖音,我这把老骨头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太爷的扁担也逐渐“失业”了。但每次回到老家,我依然能看到那根斜靠在土墙上、老旧却仍泛着光泽的褐黄色扁担。它仿佛成了太爷的“老朋友”,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太爷常常会感慨地说:“我老了,这根扁担也老了……”
但在我心中,这根扁担从未老去。它见证了太爷的辛勤付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承载着我们家族的记忆和传承。每当我看到这根扁担时,都会想起太爷那慈祥的笑容和勤劳的身影,它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铭记过去的艰辛,传承家族的勤劳和坚韧。
太爷的扁担,不仅是他生命的延续和家族的传承,更是他与我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铭记过去的岁月,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