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
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现代化发展和服务效能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基层工作必须依靠不断建立健全治理体系,通过理论武装头脑、党建引领群众来构筑乡村发展的精神家园,通过勇于“用新”深情“用心”来以创新驱动乡村发展,通过培育各类人才、发展产业经济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党建引领,建强治理体系。党的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基层治理应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效能,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近年来,潼南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抓手,细化制定《深入推进党建统领“双网共治”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党建统领“双网共治”,推动力量在线上线下“两张网”聚合,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实践证明,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资源在基层聚集、问题在基层化解、工作在基层落实,就能不断提升治理水平。以后我们还要推动基层党组织领导群众自治机制,融合共谋、共建、共治理念,将基层党组织力量凝聚起来、调动起来,建立基层党组织坚强领导、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社会力量协同合作、群众居民全面参与的治理队伍,通过群策群力、凝聚共识来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提高治理效能。
创新工作方式,激发内生发展动力。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创新之路。首要任务便是培育新型农民。他们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排头兵,也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尊重乡村居民的主体性、创造性,开展新型农民专业技能培训,不仅要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更要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使他们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加强农村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做好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特殊困难群众等重点对象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探索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扶农项目资金使用效果,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协同的合力,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让乡村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深化劳务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效,让乡村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