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时政·经济总第3325期 >2024-12-20编印

别让取暖“神器”变“凶器”
刊发日期:2024-12-20 阅读次数:34 作者:  语音阅读:
  

卫 平


  时值寒冬,全国各地气温逐渐下降,小太阳、油汀等取暖“神器”销售走俏,“暖经济”持续升温。
  “双十二”期间,在京东、淘宝等多个电商平台,“工位取暖器”“客厅大面积取暖器”词条搜索热度攀升;暖风机、仿真火壁炉等取暖器被摆放在各大商超的显眼位置,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线上、线下取暖器成交量都呈现显著攀升的趋势。
  消费者对取暖器的多元化需求带动了市场消费活力。基于庞大的消费群体,一些不良商家把产品安全性让步给利润,以次充好的产品流入市场;部分消费者取暖“神器”使用不当,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当取暖“神器”沦为“凶器”,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保障成为当下值得重视和深思的问题。
  不良商家在取暖“神器”生产上假冒虚标,消费者将产品当作合格产品使用,劣质产品成为触电、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元凶”。
  商家勿盲目逐利,忽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将产品品质视为企业“生命线”,从源头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完善市场监督环节,杜绝隐患产品在市面上流通,进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公共安全;电商平台做好“把关人”,严格商家入驻标准,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
  “用取暖器烘干衣物”“电热毯长期使用未关闭电源”“围炉煮茶未通风”……部分消费者安全意识淡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未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成为了诸多新闻中安全事故的“原素材”。
  如何避免取暖“神器”变“凶器”,离不开消费者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选购取暖产品充分考虑购买渠道是否正规,产品合格证、认证标志是否齐备;使用取暖产品时仔细阅读并严格遵循产品使用说明,定期检查设备状况,及时更换老旧产品。
  取暖“神器”是寒冬里的一抹温暖,莫让它因我们的疏忽大意而成为伤人的“凶器”。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提升安全意识,加强产品质量把控与市场监管,才能让这些取暖设备真正安全地陪伴消费者度过每一个寒冷冬日,让温暖与安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