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要闻总第3322期 >2024-12-13编印

风雨同舟 民族情深
刊发日期:2024-12-1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梓潼中学 王馨悦 指导教师 陈澜颖


  硕果盈枝映眼帘,繁华织锦暖心间。微风轻拂,花瓣曼舞,远方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碗甜汤的温暖与篝火的炽热依旧萦绕心间。远方的淳朴村民们,你们可安好!
夜雨温情
  我曾以为,那是一场体验感最差的旅行。与朋友迷失在荒林,手机无信号,夜雨淅沥,我们如落汤鸡般无助。树林避雨无望,我们只得在泥泞中艰难前行,寻找一线脱困的机遇。
  远处,一抹暖黄灯光在风雨中摇曳,如同希望闪烁,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我和朋友相视点头,护紧背包,奔向那抹光。这时,风雨却更加猛烈,仿佛要吞噬一切。
  接连被拒,敲门声顽强如斯,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格外刺耳。我们心中忐忑,难道这土家族真的有夜晚不开门的风俗?心里不由得生出后悔,自己为什么偏要来黔江旅游?正当我们绝望之际,一扇木门吱呀而开,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招手示意我们进屋。她行动灵活,生火、拿衣、熬汤,热情周到,让我们在冰冷的绝望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们感激涕零,想要付钱致谢,她却摆手拒绝,用生疏的汉语与我们轻轻地拉起了家常……
雨夜救援
  屋内暖意融融,甜汤香气四溢。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老奶奶凝神倾听片刻,隐约听到“出事”和“帮忙”的字眼,于是放下锅铲,准备出门相助。我心头一紧,连忙拦住老奶奶,询问发生了何事,并表示愿意一同前往帮忙,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她望了我们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默默地披上外衣,在微弱的灯光的映照下,我们一起步入那未知而又充满挑战的夜色中。
  此时,雨已倾盆而下,狂风肆虐,村庄旁的树木弯腰求饶,田里的菜蔬更是被吹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我们赶到现场,只见十几位村民正合力抬着一棵倒下的大树,树下压着一位大伯,身上已渗出血迹。我们也迅速加入队伍,但还是力量有限,抬了半天仍未能将大树移开。
  这时,一位大娘大声呼喊,“听我指挥,我们一起用力”,我们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跟着大娘的节奏一起用力。随着第三声呼喊,大树终于被猛地抬起,大伯如获新生般大口喘息,懂医术的村民迅速将他抬往医馆救治。这场灾难终于伴随着逐渐减弱的暴雨停歇下来,我们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甜汤暖心
  雨停了,夜空如洗,繁星点点。大伯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跨越民族的障碍,真挚的情感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流淌。湿透的衣衫见证了我们的狼狈与英勇,而此刻,一把斧头让一棵大树化作了温暖的篝火,我们围坐其旁,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与日常。
  异乡的面庞引起了村民们的好奇与热情,仿佛要将我们所有的故事都挖掘出来。我们则将旅途的点滴细细道来,尤其是那段无人开门的小插曲,引来了几位淳朴村民的连连歉意。
  当老太太与大伯的家人带着手中的甜汤姗姗而来时,那熟悉而温暖的气息瞬间唤醒了我们的味蕾。一碗满满的甜汤下肚,仿佛连心底的寒意都被驱散得无影无踪。我们抬头望向夜空,雨后的星星异常明亮,细数之下,恰好有56颗,它们紧紧相依,宛如56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
  时光流转,记忆或许模糊,但那晚的火光、甜汤、繁星以及那份深沉的民族情感,却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那是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一个团结友爱、温暖如初的夜晚。它教会了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那份源自心底的热情与团结,总能驱散一切寒冷,照亮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