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要闻总第3322期 >2024-12-13编印

区供销合作社:
向“新”探索共发展 兴农强社谱新篇
刊发日期:2024-12-1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三社融合粮药示范基地。

工作人员向村民介绍肥料价格和种类。

区供销合作社在高粱收割期间开展农机服务。

德阳市供销合作社来潼考察交流。

  

本报记者李彦亭


  基层供销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最前沿和主战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层供销社责无旁贷。近年来,我区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深耕主责主业,聚力改革引领发展,统筹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将供销社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筑牢供销社为农服务阵地,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278个,其中星级社45个。



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助力供销社高质量发展
  区供销合作社大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整合系统资源,加强联合合作,努力搭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在乡村振兴中努力发挥供销力量。今年8月份的水稻、高粱收割季,区供销合作社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力组织机收会战,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在柏梓镇郭坡村高粱种植基地里,数台收割机在田地间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火红的高粱穗儿在机器的收割下,实现颗粒归仓。不一会儿,停在便道上的货车就装满了火红的高粱。
  “机收高粱省时省力,我们10多台大型收割机,每天作业达到1000亩。把收获的高粱统一送到烘干房烘干储存。全程从种到收,我们都给农户提供方案和服务,让他们省力又省心。”区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我种了630亩高粱,从种植的过程当中,区供销合作社给我们提供机器播种、防虫、收割一条龙服务,不仅产量有所提高,收割也省时省力。预计今年总产量能够达到200吨以上。”柏梓镇郭坡村高粱种植大户张祖木说。
  据了解,区供销合作社在收割期间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指导区域内广大农户抢抓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收获粮食,确保全区夏粮丰收,颗粒归仓,农民增收。
  此外,区供销合作社与区农供幸农业服务公司联手合作,以各基层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团队做好粮食收割工作,以质优价廉的服务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种植户还可通过“村村旺”农服通平台进行申请机耕机种、统防统治、机播机收等服务,让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涉农企业和农民群众需求,更好地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服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一张网”,打通农业社会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目前,区供销合作社统筹全区社会化服务队26支(统筹农机设备207台),涉及农资供应、农业机械、统防统治、农副产品收购销售和劳动力等服务内容,实施社会化服务面积达4万亩次。”区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探索“村社共建” 做大村集体经济
  “充分尊重基层情况,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开展村社共建工作。”近年来,区供销社合作社因地制宜探索村社共建为农服务综合体新路径成效明显,让供销社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村庄和农民身边,使供销社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主力军和综合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区供销合作社紧扣乡村振兴,创新思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融合共赢”为理念,大力探索“供销社+村集体”的改革模式,做实“四个村社共建”,实现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供销社的网络优势、经营优势有效叠加,助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推动共同体向更高质量发展。
  “供销合作社吸纳农民、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方式,组建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与村集体共同出资,以村社共建形式建设为农服务综合体,坚持党建引领、村社共建、联农带农、振兴乡村,围绕‘共建组织、共营项目、共享资源、共育人才’,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与供销合作社共同建设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辨识度、效益好的项目,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综合平台,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新活力。”区供销合作社有关负责人李春生说。
  由市供销合作总社和区供销合作社组建的重庆智慧农服集团潼南公司在宝龙镇开展农资优惠销售,短时间内,就通过该镇9个村集体向169户农户优惠销售化肥31.89吨,让利农户12260元,每包给村集体1元至5元不等的补助,共补助1836元。在今年,智慧农服公司还将与双江镇、玉溪镇等镇街的村集体开展合作经营农资等事宜。区供销合作社引导智慧农服公司拟在全区镇街逐步推广,在全区建立畅通的销售网络,为全区村集体增加收益。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我们在村社共建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成效明显,发挥了牵头抓总的作用,村两委主动协调解决问题,真正让村和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崇龛镇供销社负责人沈剑安介绍道。
  目前,宝龙镇、双江镇、太安镇、小渡镇、新胜镇等7个镇街供销社,已与16个村集体组建16个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与1000余户农户形成利益联结体。2021年11月成立的双江镇高石村茂农悦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集体占股78%,该服务社年经营收入129080元,积分兑换2397元,村集体收益12760元。2023年11月建成的宝龙镇酢房社区农优情综合服务社,村集体占股75%,成立仅3个月就销售生活用品11320元,销售肥料3140元,为村集体实现利润3000余元。
  组建村级供销合作社是一种组织形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和多效并举的服务途径,区供销合作社从以前以购销服务为主,拓展到为农服务领域、农民生产生活各方面,服务领域更宽泛、更灵活、更具针对性,更好地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打开为农服务“最后一扇门”,共建服务平台。



推进“三社”融合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区供销合作社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基层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组织形态上、生产经营上、利益联结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融合。通过股份制、合作制、交叉持股等利益联结方式,促进专业合作社与基层社成为经济利益共同体,赋予其履行基层社的经营服务职能,促进基层社与专业合作社在组织机构、职能任务等方面的融合。如今在新胜镇、双江镇、塘坝镇等地建设“三社”融合发展项目,深入推进“三社融合+N”发展走深走实。
  据了解,区供销合作社重点围绕特色组建,鼓励能人领办,多种形式入股,引导联合发展,规范运行管理,指导和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余个。其中,新胜镇供销社与区兴三星股份合作社,建立了蔬菜种植基地1500余亩,种植的冬瓜、南瓜、玉米、茄子、甘蓝等蔬菜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质优价廉,通过新胜镇供销社介绍进入了新世纪等大型超市,产品供不应求,带动了辖区500余户村民致富。此外,区供销合作社还建立了自己的冻库,积极开展庄稼医院、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及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社会化服务,不断完善经营服务功能,为农服务效益大幅提高。同时,为当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免费培育油菜种苗和技术指导,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太安镇供销社是以农资产品销售为主的企业,为了转型发展的需要,牵头成立了重庆市悦来植保专业合作社,供销社投资70余万元,购买了5架植保无人机、一辆植保服务平台车及两辆服务保障车;双江镇浩农裕供销社采用“基层社+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融合模式,为2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农资销售、机耕机播、统防统治、乡风文明积分兑换等服务,联合27家农产品经营企业、农贸市场为该镇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及农户提供农产品收购销售服务;悦来植保合作社在潼南及周边等地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每年完成飞防面积均超2万余亩,取得良好效果,深受群众欢迎。”区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具备条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基层社,向下延伸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立足我区特色产业和供销社渠道优势,通过产权联结、项目扶持和业务指导等方式,积极参办领办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全区供销基层基础从薄弱散小到逐渐夯实,实现了质的提升,为“三社”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全区基层服务社达到30个,实现辖区镇街全覆盖,各基层社因地制宜,立足“为农”宗旨,开展农资配送、统防统治、机耕机播、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技培训等特色业务,让农民的生产生活得到极大便捷,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今年,迭代升级“三社”融合发展,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全面推进农业生产联合合作,大力推进供销服务深度融合,创新推进信用服务协作联动,着力推进数字化改革赋能,打造以农合联为平台、合作与联合为纽带、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社会化协作与专业化分工有效衔接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让“小农户”享受“大资源”。
  近年来,我区供销合作社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以全面提升全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突破口,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大局,通过支持基层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绿色高效农业生产,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切实在服务乡村振兴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区供销合作社将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整合服务资源,增强服务能力,为推进乡村加速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