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闻总第1484期 >2023-08-07编印

探访藏在远乡的古寨城堡
——重庆市潼南区天台山览胜
刊发日期:2023-08-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刘发科 丁继清 刘平


  天台山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卧佛镇天台村境内,海拔505米,为我区南部第一高山。幅员面积约5平方公里,山势延绵起伏,登上山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天台山上有天台寨。据旧县志记载天台山在县南70里外,九峰连延,高拔群山之表名金龙山;山北俗称望夫咀,山南俗名老鹰咀,山有寨曰云峰,系复兴、塘坝、三汇,三场绅士合力筑成的城堡。东南西北等五座城门、老鹰石、蛤蟆石、碾子石、古城墙、松林坡、望夫台、新街等大小景点20余处。天台山常年平均气温在15度,温差较大;降水较为充沛,山脉树木众多,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90%,居全区之首,是春赏鲜花、夏纳清凉、秋摘果子、冬看云海的好去处。
  由于天台山极大诱惑力的驱使,让我再次产生了约几个朋友到天台山探古访今去。30年前及最近,我曾三次去天台山探古访盛(圣)写生创作,天台山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三点深深的印记:古寨城堡仍然遗存,传说故事扑朔神奇,现代文明风光无限。


a 古寨城堡仍然遗存

两座古庙游人织
  天台山有两座庙子:一曰“天台寺”。天台寺位于天台山寨内,坐西朝东,修建于大清雍正十年,由于历史原因被损毁,后于20世纪80年代捐资修缮而成,寺庙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系民居式殿宇,殿内供奉着释迦车尼、药师、文殊等佛像,各具佛像造型生动,工艺精美,是佛教信徒朝拜圣地。二曰“观音殿”。观音殿紧靠天台山腰,天台山城堡东门处。修建于大清雍正年间,也由于历史原,因被损毁,先后有多次捐资修缮。店内主要供奉着千手观音等佛像,观音菩萨造型精湛,神像栩栩如生。佛教信徒们,可以在这里祈求健康、祈求财富、祈求平安、祈求生儿育女等等,能得到慈悲之神的庇护和保佑。
五个寨门今尚存
  为了预防外敌入侵,天台山上的先人们组织动员开明士绅和当地百姓出钱出力,用当地的条石在天台山周边的悬崖上修建寨子构筑城墙。为方便与外界的物资交流,修建了东、南、西、北及鹰扬五个城门。
  东门又称“大生门”,门成拱形,修于峭壁之间,是天台寨城墙四门之一,门高3.4米,宽2.6米,深4米,全由条石安砌而成,是百姓入川的必经之路。“大生门”寓意:生门属土,居东北方艮宫,正当立春之生,万物复苏,阳气回转,土生万物,所以古人命名为大生门,大吉大利之门。相传寨内男丁从此处出去打仗,希望他们能平安归来。
  南门又称“极耀门”,门成拱形,修于峭壁之间,是天台寨城墙四门之一,门高3.6米,宽2.6米,深4.85米,全由条石安砌而成,是百姓前往大足、复兴(今卧佛)往来的必经之路。“极耀门”寓意:宸极闪耀,志存高远,直达天下。
  西门又称“安定门”,门成拱形,修于峭壁之间,是天台寨城墙四门之一,门高2.5米,宽1.8米,深3.8米,全由条石安砌而成,是寨内粮草生产和储备的主要运输通道。“安定门”寓意:天台山寨安泰康定。
  北门又称“武德门”,门成拱形,修于峭壁之间,是天台寨城墙四门之一,门高3.6米,宽2.4米,深4.2米,全由条石安砌而成,是寨内兵器弹药的主要运输通道。“武德门”寓意:良好品德,习武健身。
  鹰扬门又称“小东门”,离东门不远,是一个竖方形的小门(也称鹰扬门),用12轮条石砌成,高2.36米,宽0.8米,掩映于密林之中。这个门取名鹰扬,与军事有关,因为鹰扬门也是天台寨运输兵器弹药的第二通道。出自《汉。毛氏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唐。李隆基《平胡》:“蒙轮皆突骑,按剑尽鹰扬。”鹰扬门寓意:雄鹰展翅、志在高远、大展雄才,名扬天下!
城墙炮台御邪匪
  清朝嘉庆年间,白莲教,(一个民间宗教组织,据传说,公元1133年,由茅子元创立佛教分支白莲宗,因教徒“谨葱乳,不杀不饮酒”,故又名白莲菜,后逐渐演化为民间社群组织白莲教。)少数支派,已沦为反动会道门组织。常有侵扰百姓生产、生活事件发生,为了抵御白莲教的攻击,天台山当地大户陈金彪组织卧佛、塘坝、小渡张姓等大户及部分群众等在天台山修建山寨,构筑城墙,设置炮台。城墙呈长方形,主体为二八石料(条石),墙高5米,底宽4米,顶宽1米,东墙长1326米,西墙长818米,南墙长1509米,北墙长526米,总周长4129米。完全用黄土和条石分层夯打砌成,墙体异常坚硬。城墙每隔10米有一个排水口,用于排水,对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隔10米有一炮台口,安放火炮,是抵御白莲教攻打的重要防御手段。迄今,保存完好的城墙仅剩300余米。



b 传说故事扑朔迷离

鲁班信物镇妖邪
  天台寨小东门外的悬崖峭壁上,矗立着两坨惟妙惟肖老鹰和蛤蟆的巨石,远远望去形似展翅飞翔的雄鹰,和形似坐欲跳跃的金蝉(蛤蟆)。
  相传工匠鲁班在路过天台寨时,发现当地百姓深受各种自然灾害的疾苦,为了帮助百姓解除之苦难,他将自己的信物神鹰和蛤蟆留于此地,用于镇妖辟邪,保护一方百姓的平安。
仙女洗澡造天池
  天池位于天台山脉峰顶,水域面积5亩,水深4.2米,水质清澈,是山寨内百姓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此池颇为神奇,在2006年百年大旱时此池也未曾干涸。
  据传,一仙女偷偷下凡,只身来到天台山境内,发现此处风景优美,甚似仙界,便下云踏察看,途经天池,她一路风尘,不由自主地下到天池里尽情沐浴,不愿离去。为了不至于天池之水枯竭,她把随身携带的宝物“凝水珠”放入池中,从此以后,凡天池水位下降到显露出珠宝的位置时,那么天上就会下雨。所以天池永远不会干枯。
米汤田里产贡米
  相传太上老君云游至此,看到此处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难,大发善心,将随身法宝炼丹炉内的香灰抛洒在此处,于是此地泥土似如香灰,田里水色似如米汤,当地老百姓称为“米汤田”,由于天台山脉土肥水美,无污染,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其土壤富含矿物质“硒”,具有抗癌作用,为历代进贡朝廷的大米。素有“米汤水、香灰泥、胜过玉帝三餐席”的说法。
  “天台山”牌优质大米,于2002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商标。大米供不应求,每年栽秧之际,稻谷便被客户订购一空。因此,获得重庆市第四届迎春展销会消费者喜爱产品奖,被评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远销云南、四川等地。
百年夫妻树作证
  据传,在天池旁住有一个英俊书生,经常到天池边诵读写生。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注定要发生一段不同寻常的爱情故事。一日,美丽的仙女到天池洗澡时,英俊书生也正好到此,他们便这样偶遇了,书生见仙女惊为天人,便上前询问,仙女未待其上前,便回眸一笑,驾云而去。从此以后,书生便每日到天池边等候,希望再见仙女。但每每仙女路过此地,俯视书生也未曾下云踏与其相见。终于,仙女耐不住天池的诱惑和对凡人的好奇,便再次来到天池沐浴并和书生进行攀谈。
  久而久之,两人互生情愫,相互爱慕,并情定终身,约定无论疾病与贫穷永相厮守,誓不分离,结下了百年之好,并在美丽的天台山定居生活。仙女也因此受到天庭的神罚,贬为凡人,与书生一起过上凡人的生活。
  那年殿试之日临近,为了丈夫的前途妻子就鼓励他去考取功名,约定一年归期,她会在当初相会之地等候。可是一年之期已过,妻子未见心爱的人归来。两年、三年过去了丈夫仍未归来。妻子一直等候在天池边,一年又一年,青丝成白发,在痛苦的等待中在天池边慢慢逝去。多年之后,丈夫功成名就返回故里,可未见其妻,闻其已逝,悲痛欲绝,随后来到夫妻约定地方天池边,一双期盼的眼睛注视着平静美丽的天池,在无尽的悔恨中逝去,多年以后,天池边长出了一棵连体相拥的大榕树,后来人们将那棵大榕树称为“夫妻树”。
核桃为器战白莲
  离天台山东门城墙不远的地方,有一株“百年核桃树”现在仍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据传,当年天台山寨主陈金彪,年少时便喜欢玩弹弓,建寨后,更是到处收集碎石,用来玩耍。久而久之山上碎石几乎被他用光,一日白莲教前来攻打,东墙防线出现缺口,眼看一队妖兵就要通过云梯登上城墙,但他相距较远,无法救援,火炮弓箭也已用光,他想起随身携带的弹弓,准备开弓射兵,却发现身上已无碎石,此时,他突然发现身边树下有一椭圆之物,甚似碎石,于是一把抓起开弓便射,正好命中头兵头部,头兵受伤后,径直跌落,把云梯上的妖兵全部砸了下去,缓解了东墙之危。于是便有了民间所说的“金彪弹弓射妖兵,妖兵径直落云梯”的说法。事后,陈金彪来到这棵树下查看发现是棵核桃树,便想,核桃既是果腹之物,其状和量也是与碎石一般,何不多多种植,一作干粮,二作碎石之用,于是便组织寨民大量种植核桃树,于是便有了“天台碎石铺满地,岂知粒粒皆核桃”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数百年,寨里那棵“百年核桃树”还健康地活着。据说,这棵树乃是陈金彪亲手种植。
金童化身碾子石
  碾子石位于天台寺侧面,碾子石外直径5.05米,磨心直径3.7米,系西南地区现今发现最大的碾子石,也是天台山寨内古代百姓碾制五谷杂粮的重要工具。
  据传说碾子石,乃是太上老君丹金角童子的化身。那时鲁班走后,留下了神鹰与蛤蟆(金蟾)长期共处,神鹰常常欺负老实本分的蛤蟆,久而久之,蛤蟆忍无可忍,致使双方大动干戈,弄得四处不得安宁。太上老君心系天下,急派身边的金角童子来到天台山,于神鹰与蛤蟆之间进行调和,使他们俩化干戈为玉帛,重归于好。完成使命的金角童子则化身为碾子石置身神鹰与蛤蟆之间,每每神鹰与蛤蟆发生冲突之际,行至碾子石处,两神兽物思故,便不了了之,从此之后两神兽相安无事,分据东西山头,共同守护一方。


现代文明风光无限

  经过大半天的漫步巡游,我们完成了探访天台山古寨城堡历史遗迹的任务,仿佛通过时光长廊又开启了访今之旅。来到现代文明进步的天台山,映入眼帘的是:交通便捷、村民富有、桃李飘香,环境优美。
  交通便捷:从山下坐车历经塘坝镇螃蟹屋基水库到达原天台山林场管理站可以沿左右两边盘山公路分别到达天台山顶天台寺和东门观音殿。山腰山顶水泥路、沥青路直达村社院落农夫家庭。
  村民富有:得益于党和国家脱贫致富奔小康,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山上的村民迈开步伐脱贫了富有了。最为明显的是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建成的和在建的别墅农居随处可见。在天台山这个村庄里家家户户都有现代化的高档电器,不少人家都有小轿车,农用车、摩托车。
  桃李飘香:天台山的日照、雨水等自然条件最适宜桃木李果等的生长。田间路边地头,青悠悠的李子、红艳艳的桃子,累累硕果挂满了枝头。冲这香甜可口的品质和一元钱一斤优惠价格的李子,我们几人带货160斤,让家人们品尝,吃了后大家赞不绝口地说:这么好吃的便宜货,值得购买!
  环境优美穿梭在天台山的旷野山巅,我在绿油油的地毯——天台山寨的风景线上,调好焦距,拍下一瞬的特写:村寨里青山环抱,树木遮天蔽日;大地上绿色掩映,绿浪浩渺无边。仰望苍穹,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倒映着绿油油的稻田,嫩绿的秧苗,一片接着一片,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澜;放眼绿色森林,小鸟在惬意的天堂大声啁啾鸣唱;观望翠绿欲滴的苞谷林,苞谷秆腰间抱着的“娃娃”正在杨梅吐絮,鲜嫩红的、白的、淡黄的缕缕胡须,随着微风飘扬。在这片绿色的大地上,一群群勤劳的农民兄弟猫着腰、弓着背,熟练地撒下一粒粒希望的生命种子,插下一株株幼小的豆苗。巡游在这片绿色的乡间,清新的空气里,让人嗅到多年未闻的泥土香甜!
  时值午后,我们一行来到天台寨西门考察,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边,一座嫩黄色房屋墙体,浅灰色琉璃瓦房顶,具有川东民居特色的房子,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仔细看去院坝里停放着一辆白色小轿车,旁边竖立着一块“西门农家乐”的广告牌。其间看
  到一位背着喷雾器正在西瓜地里施肥的长者。“老乡贵姓?您家房子修得这么漂亮,要经营农家乐吗,啥时开业哟?”我情不自禁地发问。长者答曰:“我叫陈顺良,以前在云南普洱市工作,退休回来种点庄稼,顺便开个农家乐做点小生意。农家乐预计今年国庆节试营业,欢迎游客朋友来品尝天台山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