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时政·经济总第3104期 >2023-08-30编印

构建“检察+N”护未工作体系实现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一体化
刊发日期:2023-08-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全媒体记者 徐肯 通讯员 苏琪惠


  “谢谢叔叔阿姨对我的帮助。等暑假过后,我就继续回学校读书,勇敢面对生活和未来。”近日,在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基地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接受了三次心理辅导后,少女小玉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让办理小玉案件的检察官罗肖勇松了口气。
  此前,小玉因遭受侵害深陷抑郁自责的泥潭。小玉的转变,离不开检察机关与有关部门对其联合开展的心理辅导、司法救助、亲职教育等多元化救助,也是潼南区检察院依托“两个基地”所建立的“检察+N”护“未”工作体系成效的体现。
  2021年5月12日,由区检察院承建的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潼南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基地揭牌成立,为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前沿阵地”。在此基础上,一个由检察机关主导、多元化力量共同参与的“检察+N”护“未”工作体系应运而生。
  “‘检察+N’就是检察机关通过链接相关职能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弥补各自短板空白,产生叠加放大效应,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该院检察五部负责人罗肖勇介绍说,作为“检察+N”护“未”工作体系的载体,“两个基地”大大整合了全区未成年人保护资源。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区教委、区团委、区妇联等部门在基地内设有常驻办公室,有效打破了部门协作壁垒,建立起常态化工作衔接机制。检察机关还牵头与相关部门共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站等“七大功能区”,逐步形成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帮教、救助一体化全流程工作模式。
  保护孩子的事,进这一扇门就能解决,而小玉就是“检察+N”护“未”工作体系的受益者。
  “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状态不稳定,甚至有辍学打算,家庭对其缺少关心关爱且较为贫困。”今年2月,检察官在办案时发现小玉的情况较为复杂。如何才能凝聚合力,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全方位救助保护?检察官第一时间想到利用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基地,启动“检察+N”护“未”工作体系。
  检察官首先联系了基地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这里由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整合了全区47名心理咨询师人才资源,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心理诊疗服务。针对小玉的情况,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其制定了阶段性心理救助方案。在隔壁的心理宣泄室,小玉可以通过击打沙袋、倾听音乐、运动等方式,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心理咨询师则实时观测小玉的状态变化。
  与此同时,针对小玉父母忽视孩子情感需求和家庭生活困难等情况,该院还联合基地为其开展亲职教育并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在家庭层面为小玉的恢复提供支持。
  “小玉,新学校意味着新的开始,你的人生还长,一定不要轻言放弃。”为帮助小玉重新开始新生活,检察官还将小玉的情况移送给基地的区教委常驻办公室,帮助小玉尽快办理了转学手续。在多方共同帮助下,小玉从缄默不语到敞开心扉,渐渐重拾起生活的信心。
  在一步步探索中,“检察+N”护“未”工作体系不断深化。截至目前,基地内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已接受司法办案委托,开展心理矫治、心理救助、心理测评服务76人次;司法社会服务中心参与考察帮教、社会调查、临界预防等工作46件;青少年之家已开展青少年相关活动30余场,服务1000余人次……以“两个基地”为依托,辖区内多部门凝心聚力,“检察+N”同心圆越绘越大,护“未”工作网越织越密。
  “下一步,我院将依托‘两个基地’,继续深化落实‘检察+N’护‘未’工作体系,加强与宣传、民政、教委、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密切配合,构建起上下衔接贯通、部门协调联动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真正让未成年人保护‘1+5>6=实’的理念转化为实践。”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宋川表示。


记者手记
凝心聚力画好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孩子们撑起法治之伞,给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心声。在采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我区各相关职能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始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绝非一劳永逸的工作,社会各界要进一步依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质效,共同画好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