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小倡
轻盈的时间,消失在指尖,空留刹那的模糊背影,蔓延了我伫立张望的季节。
些许惆怅,些许蜜意,交织在淡蓝日渐依稀可辨的紫陌。纷至沓来的是,荷韵的清凉、蚕豆的淡甜以及粽子的飘香。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在我国古代浩瀚的诗海中,有很多吟咏端午佳节的诗篇,像一颗颗闪烁的星辰,灿烂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蕴含。
相传,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在吟咏端午的诗篇中,歌颂与缅怀屈原的作品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最著名的。当为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此诗不事雕琢,朗朗上口,几近白话,流传广泛。不但反映了广大民众对屈原的深切同情,更对昏君奸臣进行了无情鞭挞。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有《端午感兴》云:“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深为三闾大夫鸣不平。北宋诗人张耒《和端午》诗曰:“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凄清悲切、情深意沉。明代高启《端阳十咏(粽子)》:“香茭裹秫炊,投祭楚江湄。颇恨馋蛟横,君忠竟不知。”流露了作者对屈原的无限缅怀。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自古而今,经久不衰。描写龙舟竞渡最为生动的诗作,首推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为衬托竞渡的热烈场面,诗人又写道:“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描述闺中的妇女也梳妆打扮,出来观看。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明快变为热烈,“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境界开阔,场面宏大,气氛紧张,扣人心弦,让人如亲临其境。唐代诗人徐寅也赋诗云:“竞渡岸旁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寥寥14字,江边看赛龙舟的热闹情景便跃然纸上。
端午节食粽子的风俗和粽子的诸多花样,也在历代诗人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唐代诗人元稹有诗“绿粽新菱实”,足见他对那种如初生绿菱般小巧的粽子喜爱有加;大文豪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对以蜜饯为馅的粽子赞不绝口;唐明皇吃了“九子粽”之后,诗兴大发,留下了“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著名诗句;宋代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将簪艾一枝”,证明那时就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同是宋代的韩元吉“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的诗句,描写了诗人吃冰镇粽子的情形;清代林苏门的“兰江腌脯贵,知味易牙同”,道出了“火腿肉粽”的美味。
端午节还有饮雄黄酒、悬菖蒲、插艾叶、系长命缕等习俗,这些习俗在古诗人的笔下,栩栩如生。唐代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宋代诗人朱松《重五》诗云:“异乡逢午节,卧病此衰翁。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山深人寂寂,气润雨濛濛。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元代诗人舒的“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菩萨蛮》:“色中角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