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坝新农城滨江湿地公园。
积分兑换。
党建统领,组织村民学习。
市民体验乡村采摘。
食药同源项目效果图。
伙食团院子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图。
全媒体记者 马艾 徐肯
大佛街道大佛坝临靠涪江,近通巴渝大道、双滨路,含新生、前进、丰产、胜利4个村居、32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4.19平方公里,现有4800余户1.4万余人。主导产业为蔬菜种植,常年产量达1.5万吨,是农业农村部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2022年,区委、区政府依托大佛坝“农业有条件、旅游有资源、文化有底蕴”的特色和优势,将其作为全区城乡融合发展引领区和乡村振兴示范核心区,提出打造一个城市田园、田园城市的新农城。
党建统领 凝聚乡村振兴活力
在新生村丰产村前进村大佛坝三村联建广场,一幢占地面积在9000㎡的房屋已近完工。工人们正在进行外立面刮腻子刷外墙漆,中庭环境管道开挖,室内空调安装及地砖铺贴等最后的装修施工。
“这是新改建的‘三村联建’党群服务中心。”大佛坝联村党委书记周君告诉记者,为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街道把“三村联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多次召开党工委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相关事宜,使党建阵地在功能和布局方面因地制宜、相互统筹,确保建设有标准、有质量、有温度,贴近百姓,切实筑牢为民、便民、惠民的基层服务阵地,实现活动阵地“五脏俱全”,服务党员群众“零距离”。
在党建统领、双网共治格局下,新农城依托网格建立“潼心共治服务群”,辖区群众逐户入群,由网格力量进行管理,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引导,把辖区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分散的社会力量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服务群众,实现以党组织为核心多组织介入与百姓需求无缝对接的基层工作业态,进一步凝聚党心、政心与民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经批准,我们还成立了全区首家新农城党校(乡村振兴培训学校),利用全区干教资源,多渠道选聘师资,打造党性教育、城乡融合发展培训示范基地,培育更多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凝聚乡村振兴活力。”大佛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蔡萱说道。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才的支撑作用,桂林街道还出台《党建引领大佛坝新农城建设十条措施》,设立党员先锋队,定期或常态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通过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亮承诺讲担当,激励党员建设新城争当先锋,奋力进取争树旗帜,全力推进大佛坝新农城城乡融合建设。
产业发展 绘出兴旺发展图谱
仲夏六月,万物华实。在大佛街道丰产村五彩稻田项目基地里,禾苗茁壮生长。“原先这一片种植的都是小麦,前段时间小麦成熟并收割以后,我们立即耕田插秧,每亩比往年多增加一季水稻收入,每亩大约增收一千多元。”基地负责人介绍道。
今年以来,我区大力推广“稻麦连作”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原来只种水稻的水田里,在春节前种上了小麦。前段时间小麦成熟并收割,与此同时,开始了水稻插秧。这就是“稻麦连作”种植模式,实现了小麦收割与水稻种植无缝连接。
稻田不远处的食药同源研究体验示范项目基地里,年前栽种下的麦冬、泽泻等中药材长势喜人,几名村民正在除草劳作。
据介绍,该项目总用地面积75.7亩,集中药文化展示,特色药膳体验于一体。项目包含形象人口区、食药体验区和观赏种植区。以麦冬川管、芍药、当归、泽泻、丹参、黄精、白茅、白芷等中药材种植为主。配套建筑约1500平方风貌为巴渝民居+新乡土的新农村中药文化院子定位,运用乡土材料,提取巴渝民居建筑空间、符号、构成,运用简洁、明了、精致的建筑表达方式。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为此,大佛街道积极完善大佛坝生态水系工程,构建“三纵三横”道路管网工程。
“道路总长约18公里,路幅宽7至8米,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及附属设施、景观绿化等。目前已完成强电搬迁,取土场选址等工作。”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生态水系建设计划12月完成主渠道施工,届时将促使大佛坝基础设施整体跃升。
有了更完善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也更有动力。记者在位于贺家院子的弘旭影视产业园看到,现场已完成围挡搭设,目前正在进行清表、平场。占地面积约50亩的影视基地,建设内容包含摄影棚、录音棚、接待大厅、影视展厅、置景仓库及室内外装修等。
阡陌花香项目、幸福街花儿巷基地、智慧农业项目……越来越多的招商项目落户大佛坝,助推新农城打造。
农旅融合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每年五月的大佛坝绿意盎然,果香四溢,夏季时令水果相继成熟。吃过草莓、樱桃、枇杷以后,酸酸甜甜的蓝莓开始登场。位于红岩嘴老毕生态采摘园里的蓝莓正式进入成熟采摘期,蓝莓一串串的挂在绿叶底下,那抹充满韵味的蓝色魅影,让人看了垂涎欲滴。
每年到了蓝莓成熟采摘的时候,会有大量的城市居民到这儿来摘蓝莓,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种植户老毕笑得合不拢嘴。“特别是周末的时候,人更多。他们在果园既能品尝新鲜的蓝莓,也能体验采摘的乐趣。”
据悉,今年老毕生态采摘园种植有50亩蓝莓,每年光靠游客采摘就可以带来大量的收益,果子的采摘期将持续到6月上旬。
在旁边种植户宋东升的草莓工厂,每到草莓成熟时,棚里便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排排草莓长势喜人,在绿油油的叶子之间点缀着一颗颗红彤彤的果实,晶莹剔透,草莓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
“我们的草莓全部采用立体无土基质高架栽培的现代农业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将草莓植株置于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水溶液或营养液中,再加上基质进行栽培。草莓熟了以后悬挂在空中,不容易被土壤污染,游客不用弯腰站着就可以摘。”宋东升说,使用这些新技术种出来的草莓,比普通草莓个头大、口感更好,亩产可达5000斤,从头年10月到次年5月都有草莓采。
为让老百姓更多吃上旅游饭,大佛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产业带动、组团推进的发展思路,带领农民谋出路、强产业。各村沿着“发展特色,一村一品”的思路,张登前农场、老毕蓝莓园,洪明葡萄园和冯氏农业绿色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打造更是拓宽了农村产业发展之路和农民增收渠道。
同时,街道整合资源,加强引导投入,先后投资300余万元,依托“乡里乡亲”现有产业布局,打造的新农城“乡里乡亲农业微产业园”,形成产业招商平台,布局采摘旅游、家庭娱乐、共享农场(庄)、劳动基地、田园民宿等休闲农业。
在这里,市民可以拥有一块“土地”,种上自己喜欢的蔬菜水果,周末带着家人到乡间放松心情,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
多元参与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走在大佛街道前进村6社伙食团示范院落,处处可见错落有致的农家小楼、蜿蜒平坦的村道、一望无垠的农田果园、忙碌的干部群众……一片生机盎然、业兴人和景象。
乡村要振兴,生态是底色。改善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大佛街道突出党建引领,加速补齐短板,从高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从实处发力,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扮靓乡村新颜值,使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在村支‘两委’的带领发动下,家家户户都参与进来,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居住环境瞬间大变样!”前进村6社村民黎老太爷感慨道。
据介绍,在街道、旅投集团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伙食团院落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包括对危旧房进行改造、亮化工程、主干道定时清洁、安装垃圾分类箱等内容,重新规划设立了停车场,建设了文化广场,布局了乡情馆,每家每户有栅栏围起来的小菜园……如今的伙食团示范院落打造成效明显。
“村里垃圾不乱堆乱放了,鸡鸭也不再散养了,家家户户都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现在我们村的环境可一点不比城里差,日子过着心情可舒畅了。”谈起村里的变化,自豪与幸福洋溢在村民脸上。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是突击战,也不是游击战,而是一场持久战,因此塑形是基础,铸魂才是关键。为进一步激发乡村人居环境新动能,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积分制管理新模式,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成效。
大佛街道在大佛坝新农城开展文明积分试点,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积分事项,设置积分超市,以行动兑积分、积分转习惯的方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政府部门出一点、村(社区)补一点、联村集体经济掏一点、成功人士捐一点、村民个人筹一点方式,做实做大积分兑换资金池,平均每户可达120元,组织开展积分制评分3次、“党员干部走亲戚”活动3次,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有了积分制的鼓励,加上村里的党员干部经常到各院落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了。”周君说道,自积分制运行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摒弃陈规陋习,村风民风不断向好。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