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超市购买带包装食物。
带包装称重。
卤菜大多用食品盒子盛装。
全媒体记者鲍广
在水果店,你看到电子秤的去皮按钮了吗?购买卤菜的时候,营业员是不是带盒一起称重?买海鲜的时候,商家是不是用带水的厚袋子一起上秤?……大家日常消费的时候,肯定都能遇到这些现象,是否每个人都注意到缺斤少两的情况了呢。或许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缺斤少两行为已经是行业的潜规则,但真正去计较这些问题的市民有多少呢。
一直以来,媒体对缺斤少两现象的报道屡见不鲜,能够及时引起大家的关注。在我们的城市,类似的情况是否常见?连日来,记者走访调查了城区部分超市、农贸市场及卤菜店,探寻这些行业相关情况。
水产市场:不去皮称重成为普遍现象
老开发办附近一家大型农贸市场,周边的居民都喜欢到这里来采购食材,每天上午的生意都很好,经营户忙个不停。水产市场区域,一商家正在为市民挑选水产品。“今天进的鱼品质好,鲜活有劲,拿个大袋子给你装起来,要不要买点虾回去吃,刚到的活虾,绝对好吃。”说着,从水中迅速捞出两条鱼装进一个蓝色的厚塑料袋中,又用塑料筐捞上一把虾装进同样的塑料袋中,逐一放在电子秤上称重。称好重量市民爽快地付完钱离开。
“你们给鱼虾称重时是连袋子一起称的吗?不用去皮称重吗?”听到记者的问题,商家说,“都是连袋子一起称的,这些鱼虾活蹦乱跳的不装袋子里没办法称,我们在算好价钱后会扣去几毛钱,有时候把零头抹掉,算做塑料袋去皮的费用。”尽管商家这样说,但记者在采访中,并未看到消费者买单时,商家主动告知已经扣除了塑料袋的费用。“鱼虾类的水产品很容易扎破薄塑料袋,只能用这种厚的塑料袋盛放,一个袋子的成本大约几毛钱。”商家坦言。
随后,记者又去了几个水产品摊位发现,商家基本都会将水产品盛放在厚的塑料袋内一起称重,并未设置去皮功能。“我们这里一直都是这样,从不去皮称,也没有人要求我们去皮称重。”一经营水产品的商家表示。采访中,也有些市民表示,水产市场称重不去皮现象,虽然普遍,但也不排除有一些诚信商家,他们会先将水产品称好重量再装进塑料袋中,这些商家给市民创造了一个安心的消费环境。
“很少关注称重去皮,消费时已经习惯了连同塑料袋一起称重,也就块把钱的事,无所谓。”一位为饭店采购当天食材的年轻男士让商家为他挑选了部分水产品,商家将这些水产品分别装入几个厚塑料袋中称重,这位男士表示,即便商家没有去皮称重,几个塑料袋的钱也不值得再去计较。采访中记者发现,不论是为饭店采购食材的员工,还是为自家买菜的市民,大多没有称重去皮意识,很多人觉得,塑料袋的钱不算多,便也不去计较了。
生活超市:使用电子秤很少用去皮功能
随后,记者又来到巴渝大道一家生活超市。水产区外,放置着一台电子秤,上面有去皮功能。现场,一位前来选购的市民从水柜里挑选好鱼,让超市员工帮助捞出称重。记者发现,工作人员使用的是较薄的食品袋,将装进食品袋的鱼放在小型的电子秤上称重。“我们超市所使用的塑料袋都是薄的食品袋,这种袋子很轻一般不需要去皮称,大的电子秤专门用来称用筐盛放的水产品,完全凭消费者意愿。”然而,小型电子秤上,没有找到去皮功能,员工亲自查找一番,也未找到去皮称重键。
来到水果区,桃子、荔枝、杨梅等新鲜水果摆放在货架上,由消费者自由挑选。不少零售水果没有外包装,果子直接放在货架上。也有些水果,例如一些进口柚子,会“裹上”厚厚的外包装,有的消费者会直接拿着裹着外包装的柚子称重,也有消费者将外面的包装纸去掉再称重。还有一种葡萄用厚的透明塑料纸包住,贴着大大的纸商标,上面印有品种、产地和二维码等信息,消费者必须带包装购买称重,不能拆开包装单独称里面的葡萄,而消费者在称重时,也没有工作人员主动为其“去皮”。
鲜卤菜店:盒子袋子一起称重均未去皮
记者走访城区一些熟食店发现,对于用薄袋子售卖的熟食,一般用不上去皮功能,而用食品盒子称重的熟食,市民如果不主动要求去皮,店员一般直接上秤一起称重。
在隆鑫·中央大街的一家卤菜店,记者用店家提供的盒子挑选了41元钱的熟食,购买时特地提醒店员,要将盒子重量去掉。店员则直接建议记者用袋子装,甚至有点惊讶记者提出的去皮要求。见记者未多言,店员将熟食套上袋子连同小票一起交到记者手上。
回家用电子秤一称,熟食加盒子的重量,与小票上显示的熟食净重量一致。随后又称了一下空盒子的重量,达到了22克,按照当时该店熟食价格60元一斤计算,这个盒子的价格达到了近3块钱。按此推算,如果一家店每天卖100份卤菜,这盒子重量与卤菜一起称重算钱,一个月下来光是盒子的收入就非常可观。
记者到这家店旁边的熟食店也观察了一阵,发现一位顾客用盒子先后挑选了一份牛肉和鸡爪,但店员在进行称重时,并没有先去掉盒子的重量,而是将卤菜与盒子同时放上电子秤一并计重。采访中,卤菜店包装不去皮的情况不是个例。记者随后又找到了几家卖卤菜的卤菜店,顾客在购买卤菜时,工作人员也没有将包装盒去重,只不过是包装材料、轻重不一样。
12315:外包装不能作为商品卖给消费者
“作为外包装,它可以明码标价,但不能把盛放食品用的碗、塑料袋等外包装作为商品卖给消费者,卖给消费者的是食品而不是外包装,这是两个概念,要区分出来。”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商家不去皮称重,没有如实反映出所购商品的重量,是缺斤短两的行为,涉嫌消费欺诈。“即便只是微乎其微的重量,商家也应将外包装与商品区分开来,主动为消费者去皮称重并明确告知,或主动扣除相应的去皮费用。”消费者在购物时,若发现商家没有去皮称重,也可以向商家提出去皮称重要求。“一旦发现有商家不予去皮称重的,消费者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进行投诉。”
记者注意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明确,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此外,第五十五条还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此外,根据《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单价在每千克30元到100元之间的食品,称重在1千克以内的,负偏差不得高于2克;单价在每千克100元以上的,称重在500克以内的,负偏差不能超过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