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罗列 张峻豪
5月30日,“职在潼南渝见美好”职业教育活动展示现场会在奋进广场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区教委签订《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共建协议》,与区职业教育中心签订《三·二分段制》贯通培养合作协议,与区文化旅游委、区旅投集团签订了《乡村振兴学院共建三方协议》。关于这三个协议的具体内容及其将产生的作用和意义,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区职教中心校长杨宇、区教委副主任唐军、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秦红梅。
问:重庆电力高专与区教委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中将起到什么作用?
答:《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共建协议》是重庆电力高专与区教委共同签订,双方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升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通过校地共建,实现高校和区县教委之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任务。课程将实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建机制,建立师资培养培育领导、指导机构,组建教学团队,举办师资培训,建好大师资,有效提升思政课师资质量。
同时加强思政课教科研工作,联合设立年度教科研项目;《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优先发表优质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论文;共同选取具有潼南区高辨识度的资源建好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建好用好《“四史”导论》在线开放课程;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大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心网页上开辟专栏展示共建成果。为参与共建的中小学挂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示范校”,为参与共建的实践基地挂牌“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问:什么是《三·二分段制》贯通培养计划,将为我区中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好处?
答:《三·二分段制》贯通培养合作协议是重庆电力高专和区职教中心联合签订,双方将联合举办“三·二分段制”职业教育,培养阶段分为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学制共五年。中职阶段由乙方招收初中毕业生录取成为中职学生,前三年在区职教中心学习;经转段考核录取后,后两年到重庆电力高专对口专业就读,完成高职阶段专科教育学习任务,达到毕业条件则获得甲方颁发的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证。其中培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三个大类,中职阶段学习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三个专业,进入高职后分别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个专业,这三个专业将在本年度招生,计划招生人数300人。协议的签订将推进市级示范性中、高职院校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开展多渠道、跨区域联合办学,共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培养更多的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潼南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新思路。
问:乡村振兴学院打造在我区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将起到什么作用?三方将在哪些方面开展合作?
答:《乡村振兴学院共建三方协议》由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区文化旅游委、区旅投集团共同签订,三方将依托学校师资优势、学科专业优势,在潼南区开展建设文旅乡村振兴研究机构、创办职业技能培训班、组建文旅乡村振兴服务团队、共建实习实训和研学基地、整合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和创业指导、推动技术项目服务等工作。到2028年,探索形成具有特色、可复制的文旅乡村振兴模式和一批省部级文旅乡村振兴成果。依托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主动识别和吸纳潼南区各行业、各产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着力推进专业改革与创新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方面的突破。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电力能源、信息技术和文旅经济领域开设相关订单班,培养复合型特色人才和现代产业工人。充分拓展政校企资源共建共享,打造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生产实习、培训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将产业元素有机融入学科专业教学,使人才培养与学院品牌创建申报、主题旅游精品及公共文化服务、文旅多元融合发展,甚至跨区域协作发展等方面深度融合。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将乡村振兴学院建设成双师双能教学团队、创新创业培养教学团队的培养基地,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创新的同时为潼南区文旅产业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培训支撑和智力支持。聚焦潼南区文化旅游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推进产教融合、校政合作、校企合作,努力把乡村振兴学院要成为学校聚集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大平台,同时发挥学校在潼南区办学的地缘优势,实施文旅数字赋能,提升学校在潼南区实施“文旅+”“+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文旅创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产出一批创新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