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珂检查绿色防控性诱板使用情况。
认真工作的刘东。
李炎(左)等人通过智能软件巡检文物。
青年一代,面临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机遇,也肩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本期专访3名青年人才代表分享成长成才心得、畅谈思想感悟,展示青年奋斗者的风采。
刘东:
注重研发创新 服务数字经济
精耕细作,精益求精。重庆正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聚焦产业发展方向,是我区少数持有国际一流的大型检测分析设备,掌握从原材料到器件的所有精密分析能力的科技企业,公司副总经理刘东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人才,也是我区引进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我们公司主要生产网络变压器用的瓷芯,是数字经济的主要服务者。我们变压器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和滤波,在路由器、交换机、电脑、电视等3C设备中广泛应用。我的日常工作是负责材料的成分的研发和工艺的确定,以及一些生产工艺的调整。”刘东来自河南南阳,是浙江工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2016年毕业后一直在正峰电子致力于研究软磁铁氧体材料、网络磁环、NFC/ WPC磁片及压电陶瓷产品等工作。
刘东表示,区委书记文天平在青竹荟提出青年人才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抓住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当前,正峰电子正积极研发新材料,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把网络磁环做大做强。企业也将继续发挥好创新引领示范作用,积极为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将不负区委、区政府的期望,做数字化变革的急先锋、做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者、做新征程上的奔跑者,努力在数字化变革跑道上跑出加速度,在新重庆建设新赛道上赛出新风采。”刘东表示。
余金珂:
努力实现农业数字化
“今年瓜面长势相当不错,病虫害防治也比较到位,今年获得大丰收,应该是没有问题。”在柏梓镇郭坡村,西瓜种植大户孙建正和余金珂查看瓜苗长势,根据西瓜长势,余金珂列出了对症清单,让孙建吃下了定心丸。
余金珂是区植保检站的一名农技人员,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负责农药质量检定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植保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等工作。在太安镇罐坝村,余金珂正察看绿色防控性诱板上病虫害防治情况。“我们通过使用性诱板,用性诱剂的形式,把柑桔潜叶蛾的成虫诱到粘虫板上面,就可以在合适的时期把柑桔潜叶蛾防止住。”说起自己手头的工作,余金珂便滔滔不绝起来。
余金珂告诉记者,目前我区农业数字化还在积累阶段,主要通过利用与无人机、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但在青竹荟上与区委书记文天平对话后,自己增强了对农业数字化的勇气与决心。“由于产业的复杂性,收益率低等特殊原因,现在农业生产达到真正的数字化还有一定的距离。我相信通过我们潼南农业人不断努力,不断克服困难,一定能率先农业数字化、现代化。”余金珂说。
李炎:
让文物保护插上“数字化”翅膀
区文旅委文化遗产科青年人才李炎表示,文天平书记在“潼南青竹荟”青年人才主题沙龙上关于数字化变革的相关论述,为今后的潼南文物重点工作指引了方向,加快数字化建设将有力推动潼南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发展。
“我区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674处,是我区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要载体,文物保护工作意义重大。”李炎说,文物数字化建设,是实现文化资源长久保存并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实现文物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的基础就不存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物工作者,他将致力于潼南文物数字化建设,可抢救性记录保全文物全面信息,实现文物资源由物质资源向数字资源的转化,让文物保护插上“数字化”翅膀,为永续的文物保护研究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