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民生总第1447期 >2023-05-15编印

景裕电子:
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刊发日期:2023-05-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景裕电子工人加班忙生产。

景裕电子工人加班忙生产。


  

全媒体记者 马艾

  在潼南高新区(东区)标准厂房,一辆辆货车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位于园区的重庆景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分工合作,熟练操作着面前的机器,设置好参数,经过切割、开孔、打磨等步骤,一个个精密工艺的电脑外壳就有了雏形。

智能化改造降本又提效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笔记本、手机外壳生产的笔电配套企业。景裕电子创业之初专业从事3C产品铝合金件的阳极氧化表面处理,现如今,已增加了钻孔、打磨、拉丝、喷砂、阳极、镭雕、钻切(高光)及活性金属的微弧氧化等工艺,终端客户涵盖华为、DELL、小米、鸿基、海尔、LG等多个知名品牌,公司稳步发展壮大。
  “十余年的技术沉淀,让我们对表面处理技术进行创新改进,对设备、线体持续优化更新,在铝合金件的表面处理领域夯下扎实的基础。截至目前,景裕电子一共拥有了几十余项发明专利,这是所有景裕人最为骄傲的事。”公司副总经理胡朝溯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一项又一项专利技术,其中镁合金NMT工艺更是公司王牌技艺,成为川渝地区目前唯一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在这之前,公司因为是传统企业,以往的生产主要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随着用工成本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后来我们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即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用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进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负责人胡超明说到,公司产品中有一项笔记本电脑外壳生产业务,在做阳极氧化前要将表面打磨光洁,需要大量的工人。后来企业实施了“机器换人”工程,引入了全自动化生产机器人,只需要很少的员工进行操作,大大减少了用工并节约了成本。如今,一个车间只需要12个人,而之前则需要90名员工。
  好处还不止于此。由于产品在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不利于员工的健康,换用机器人来打磨,不仅能避免这个问题,生产出来的产品还提高了优良率,品质更加有保障。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事业同创、硕果共享”是景裕的经营理念,在这样的环境里,景裕汇集了一大批技术管理型、科技创新型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不断地研发,共同地成长,一项又一项专利随之诞生,企业的总产值也不断攀升。
  智慧工厂、智慧物流、智慧机器人……在公司的未来规划中,智能化成为公司越来越看重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朝着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快三期智慧工厂建设,持续优化工艺流程,促进企业稳步发展。”胡超明说。

践行社会责任 打造“职工之家”
  一直以来,景裕电子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中都坚持为职工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生活环境。为此,公司成立了工会组织,深入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三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始终践行“家”文化理念,在思想引领上扛起“工会责任”、在服务员工上传递“工会温度”、在助力发展上体现“工会担当”,确保了组织运行“有形”、活动开展“有态”、服务作用“有效”。
  “公司工会非常注重关心员工发展,从入职伊始新员工培训到内部传帮带、专项培训、技术比武、应急演练等活动,积极为职工搭建成长成才平台,鼓励职工练就过硬的岗位技能、走岗位成才之路,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通、求实创新的队伍。”景裕电子公司工会主席黄小波说。
  此外,工会也时常开展节日慰问,关心困难职工。公司在发展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响应国家号召,把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任务之一,招聘脱贫户和当地村民,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田家镇垭口村脱贫户蓝杰由于父母年迈,选择在家照顾父母,但家庭又无其他经济来源,需要就近务工,在镇里和村“两委”的帮助下,进入景裕电子就业帮扶车间工作,每月收入4000余元。“像我这样的本地员工占了绝大多数,上下班方便,待遇也不错,都愿意来就业帮扶车间上班。”蓝杰说。
  工会还积极推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每年常态化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举办参加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类运动项目的友谊赛,获得了员工的一致好评。户外活动、节日庆典、解难帮困……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打通了公司与职工的情感联结“最后一公里”,让职工们真正感受到工会是最温暖的“职工之家”。在这样一种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公司上下逐步凝聚起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