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专题总第3198期 >2023-04-14编印

问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潼南实践
全媒体记者 朱杨 蒋坐
刊发日期:2023-04-1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刘宏光答记者问。

美国华人网就潼南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提问。

区交通局局长李林直答记者问。

澳大利亚澳华电视传媒就潼南如何打造成渝中部综合交通枢纽进行提问。

区文化旅游委主任刘昌荣答记者问。

法国法中网就潼南区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支点进行提问。

区农业农村委主任胡广建答记者问。

新西兰格局传媒就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进行提问。

媒体推介会现场。

  

行走中国·20232023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举行媒体推介会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举行媒体推介会
  4月12日,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参访活动走进潼南,我区举行媒体推介会,向来自美国华人网、法国法中网、澳大利亚澳华电视传媒、德国《德国侨报》等28家海外华文媒体介绍潼南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思路举措、进展成效。
  “潼南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潼南将如何抢抓重大机遇,加快建设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枢纽?”
  ……
  各家媒体围绕各自关切的话题提问,相关区级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问答间一个开放自信的潼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推动一体化发展 构建开放新格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个中国经济增长极后的“第四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潼南处于成渝“双核”腹心之地,正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工作总抓手总牵引,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开放新格局。
  在重大平台建设方面,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双中心、三走廊、一园区”空间格局加快形成;依托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天然气综合利用、文化旅游、综合服务3个功能区,协同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加快产业数字转型,建立健全数字要素市场体系,推动再制造及模具产业、静脉产业等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获批国家智能终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生态建设方面,与毗邻区市县建立跨区域联合“河长制”,联防联控经验入选全国河湖长制典型案例,涪江获评全市美丽河湖、琼江获评市级示范河流。在公共服务方面,落实311项川渝通办事项,深化小学入学等10件川渝“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推动落实56项川渝“免证办”事项,深化不动产登记等“一窗综办”改革,创新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8%以上。



发挥区位优势 建设综合交通枢纽
  潼南地处成渝地区一小时经济圈交汇点,是重庆主城都市区西北门户,已建成“一铁三高一航”的对外交通网络。区交通局负责人表示,区位优势推动潼南由成渝“地理中心”变为“发展轴心”,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机遇,潼南正加快打通多向出潼大通道,全力打造成渝中部综合交通枢纽,努力实现“316”目标(即30分钟重庆、1小时成都、6小时全国主要城市)。
  一方面,打通外联主通道。铁路方面,新规划渝潼遂绵高铁和汉南大泸铁路,建成后将填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南北向高铁空白,推动潼南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高速公路方面,计划今年建成渝铜安高速,开工渝遂高速扩能,招商武潼安高速,推进铜潼大高速前期工作,有效缓解既有交通压力,强化区域交流合作。水运方面,加快双江航电枢纽建设,力争“十四五”实现涪江重庆段1000吨级通航。
  另一方面,畅通内部微循环。重点推进“五纵七横十五联线”内畅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沙坪坝至潼南物流快捷通道,促进片区货物降本增效。实施双江特大桥项目,有效联通“东盟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第三保供基地”,助推成渝中部地区国际农贸城打造。




数说旅游资源 展现巴蜀福地之美
  当问及潼南有哪些旅游资源时,区文化旅游委负责人用“三个四”概括,将潼南悠久历史、厚重人文、独特资源娓娓道来,让与会人员印象深刻。
  潼南区文化旅游委:潼南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着丰富的涪江流域历史文化、古镇资源和农耕文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具体可以用“三个四”来概括。
  一有四处“国保”。潼南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名列重庆第三。其中,建于唐代的潼南大佛寺,寺内有1400多年的儒释道三教摩崖造像,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千佛寺开凿年代可追溯至中唐,以晚唐、北宋时期造像为主,具有很高的考古和艺术价值;独柏寺是目前重庆最古老的建筑;杨氏民宅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民族的瑰宝”。
  二有四个AAAA级景区。大佛寺景区拥有世界第一的室内金大佛,唐头宋身,高18.43米,艺术精湛;双江古镇是与周庄、乌镇一起被首批命名的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底蕴深厚;陈抟故里景区令人向往,陈抟老祖是继老子、张天师之后的道教至尊,是太极文化的集大成者;杨闇公故里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工作的优秀领导人杨闇公、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解放军上将杨白冰等名人。
  三有四大特产。一是蔬菜绿。就全国蔬菜而言,北有山东寿光,南有重庆潼南。二是柠檬黄。潼南是世界三大顶级柠檬产地之一,金黄的柠檬果及300多个深加工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三是油菜香。潼南素有中国油菜之乡美誉,三月的菜花香、常年的菜油香,陶醉了四方游客。四是太安鱼。被评为“中国名菜”,有关太安鱼的餐饮店,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擦亮现代农业“金字招牌”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样板
  潼南地处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核心位置,涪琼两江横贯,浅丘带坝为主,是川渝核心保供基地、全球顶级柠檬产区,拥有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等20余个国家级“金字招牌”。享有“国际柠檬之都”“西部绿色菜都”“中国油菜之乡”美誉。
  在问及潼南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建设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时,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给出如下答案:一是优质农产品供应“主力军”。潼南柠檬投产面积32万亩、产量28万吨,建成亚洲最大柠檬精深加工厂,研发精深加工产品350余种,鲜果及其加工产品远销30余个国家及地区。蔬菜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产量保持在220万吨以上,潼南绿蔬菜远销 20余个省市,并出口到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同时,油菜年播种面积32万亩、产量4.3万吨,生猪年出栏80万头,均居重庆市前列。二是科技驱动“引领区”。与10余所国内著名高校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发展模式,先后引进院士创新团队2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全产业链创新研究中心3个,制定行业技术标准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研发推广“庆油”油菜系列、“艳椒”辣椒系列、渝青玉米系列等优新品种316个,轻便简洁生产技术60余套,覆盖全国20余个省市。三是现代农业“排头兵”。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抓手,密集布局农科城、中央厨房等市级重大项目,主导产业智慧化、绿色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优势越加突出,产业能级正在跃升,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中处于“领跑”地位。四是流通融合“集散地”。整合成渝中部地区优势农业资源,强化产品、资金、资源等要素自由流通,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打造面向成渝、辐射全国、联动新欧的东盟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丰富成渝地区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体系,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世界发展格局。
  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表示,当前,潼南正通过“四共模式”(即产业共建、科技共享、资源共用、协同共治),打造川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示范样板、成渝中部高效特色农业“靓丽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