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民生总第1425期 >2023-03-20编印

周小梅:
用勤劳双手编织幸福生活
刊发日期:2023-03-2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周小梅夫妻俩正在给果树浇水。

周小梅夫妻俩正在给果树浇水。

周小梅夫妻俩正在修葺猪舍。

周小梅夫妻俩正在修葺猪舍。


  

全媒体记者 罗列 蒋坐


  春日的早晨,天亮得也早了起来。早上6点,夜色褪去,天际刚浮现出浅淡的鱼肚白色,周小梅夫妇便已经起床,打理猪舍、消毒……开始了他们忙碌的一天。
  周小梅是龙形镇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村民都亲切地喊他“周大姐”,提到她,村民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一个女人家,这么能吃苦,确实能干。
  “最近温度还是有点低,要注意给猪儿保暖,这几天天气预报说都是太阳天,我准备把猪圈‘装修一下’,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周小梅说。
  今年56岁的周小梅是一个勤快人,种过地,承包过果园,种植过中药材,最终却以失败告终。“那些年不仅辛苦,还没赚到钱。”提到生活之路,周小梅感慨万千。
  周小梅最开始在龙多山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那时候交通十分不便,摩托车都开不上去,来回要一两个小时,山上水电也没有通,做饭都成问题,只能将中午饭带到山上去。
  “本想着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好日子,哪晓得‘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方向错了,一切都是空谈。”周小梅说,当了半辈子的农民,哪里种得来中药材,一没技术,二没销售渠道,只能眼巴巴看着辛苦种植的药材因各种原因枯死,零星收获的部分也因为质量达不到要求卖不出去。“那时候是真的穷,子女还在上学,恨不得把一份钱掰成两份用”。
  没办法,柴米油盐要买,生活还要继续,夫妻俩只能外出打工维持生活。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小梅在新闻上看到温氏养猪厂落户潼南,实行“公司+家庭农场”合作模式,便又萌生了养猪致富的念头,但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亲戚朋友的一致反对。
  “你都这么大岁数了,还瞎折腾什么,认真打工把娃儿拉扯大不好吗?”
  “养猪特别累,且风险大,消毒、疫苗接种等工作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全军覆没,你又不会技术,又不懂政策,不怕重蹈覆辙吗?”
  “我这个人就是脾气倔,自己认死的理,八头牛都拉不回,不晓得是优点还是缺点。”周小梅笑着说,她不顾亲戚朋友反对,又开始了养猪创业之路。
  有了前几次的教训,这次周小梅多了一个心眼。种了半辈子的庄稼都需要技术,何况是养猪?为此,她和丈夫多次前往荣昌学习养猪技术。
  “往好了说叫学习技术,其实就是打廉价工,老板每个月只开800元的工资,还不包括吃饭,只提供住的地方。”周小梅回忆道,当时自己和丈夫都40多了,想请别人教又交不起“学费”,只能“寄人篱下”,在当地养猪场一边打杂一边学,虽然条件艰苦,但自己选择的路,咬牙也要坚持,最坏的打算不过是从头再来。
  抱着这一想法,夫妻俩便开启了在养猪场边打工边学习技术的生活。他俩勤奋刻苦,除了自己本职工作外,还经常去别的岗位帮忙和学习。
  在养猪场一待就是两年,通过两年苦学,夫妻俩已然成了养猪方面的“万事通”,品种特性、猪圈设计、饲料配方、疫苗接种、消毒防病、母猪配种、仔猪接产等工作无不精通。
  2013年,周小梅夫妇学成归来,经过两年学习,他们对养猪工作胸有成竹。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成功与温氏养猪厂签订了合约。
  接着开始新建卫生圈、修化粪池、购买疫苗接种与消毒器材……首先从30头开始养,逐步发展到50头、100头、200头,直到现在的2000多头,周小梅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值得一提的是,周小梅还是村里首次提出“生态猪”与“循环农业”的人,她猪圈全部都是卫生圈,每个圈都连接化粪池,实现粪污排放“零污染”,同时,在村里流转了几十亩地用来种植有机蔬菜,清理出来的猪粪经过堆捂发酵后形成有机肥,用来替代化肥种植玉米,实现“农作物种植——养殖——农家肥——农作物种植”的种养殖绿色循环发展道路。
  “之所以侥幸成功,除了之前的经验积累外,也少不了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周小梅说,在发展过程中,龙形镇畜牧专家经常下来指导,什么时候该注意防护病害,如何提高猪的抵抗力等方面,虽然自己也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但是和专家们相比,确实差距不少。尤其是前两年流行的“非洲猪瘟”,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多亏了专家们及时送来技术和药物,才顺利渡过难关。
  当有人问周小梅成功的“秘诀”时,她总是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时代好,政策好,无论什么年纪,只要认准方向,不断学习,敢于去闯,用勤劳的双手,就能编织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