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1408期 >2023-02-10编印

潼南:聚焦城市提质 提升生活品质
刊发日期:2023-02-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潼南蔬菜公园。

潼南蔬菜公园。

公园提高生活品质。

公园提高生活品质。

“智慧停车”改造。

“智慧停车”改造。

推广“五长制”等基层管理经验。

推广“五长制”等基层管理经验。

潼城美如画。特约摄影张斌

潼城美如画。特约摄影张斌


  

  近年来,潼南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大力实施城市提质行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有机更新,高品质生态宜居公园城市成色十足,极大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公园就在家门口出门入园 推窗见绿
  眼下正值春日好时节,走进涪江湿地公园,水平岸绿、波光闪烁,凝眸深处,城市的天际线咫尺相连,一幅美丽的滨江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将塑造高颜值山清水秀美丽潼南作为未来五年“六项重点任务”之一来抓,从碎片化土地下手,将“边角地”统一规划,相继建成大佛寺湿地公园、人民生态公园、时光长廊、金三角街心公园、松林坡公园、东安公园、金福坝湿地公园、福山公园等,总占地面积约114万㎡,人民生态公园荣获联合国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并被评为远郊区县人居环境改善示范项目。
  “我区在建园时,坚持以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根本出发点,突出‘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题’,坚持高水准设计,充分融入‘因地制宜、特色建园’‘园林为民、园林惠民’‘科学布局、均匀分布’‘文化内涵、文脉传承’等理念,不断优化绿地布局、拓展绿色空间、推进绿地共享,强化园林载体,展示城市文化,传承文化脉络。”区城管局负责人介绍说。
  在“一江两岸”绿化带的树荫下增设各类运动场地,在城市公园增加活动平台和休憩亭台,城市公园“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坚持为民便民理念,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无不满足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清水秀的美丽潼南有颜值有品质,越来越多市民正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强劲脉搏。
  全方位提升城市公园,建设是前提,管理是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精细化管理,全方位提升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管护水平,努力为广大市民打造服务型、品质型、洁净型园林。”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完善公园绿地内桌椅坐凳、公厕、运动器材等便民服务设施,开展立体鲜花造景和公益广告品质提升,让造型花墙、花架花钵、鲜花抱树、护栏挂花等点缀人们的视野,提升城市人文与景观风貌。
  一座城市、一段历史、一片记忆。一个有诗有画的城市正向我们走来,城市公园将赋予潼南新的容颜与内涵,承载着发展的历史和故事,守护着未来的底蕴与气质。

加速老旧小区改造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走进大佛街道国税家属院小区,刚建成的塑胶广场上居民们有的正忙于下棋,有的在健身器械上活动腿脚……这个老旧小区“面子”和“里子”都发生了变化,住户们也因为老旧小区改造,像是集体住上了“新房”,笑意写在脸上。
  自该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名单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后,曾经破旧不堪的小区如今大变样。尤其是最近投用的适老化健身场地,更是受到各个年龄段居民的欢迎。
  国税家属院小区的变化,是我区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生动写照。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发展要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更幸福。近年来,我区把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路径,坚持“先规划、后改造”,科学编制改造规划设计方案,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因地制宜纳入改造清单,以“缺什么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建什么”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安全舒适、管理有序的生活环境,让老旧小区变得好看又好住。
  截至目前,我区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已改造完成176个、659栋、15826户、144.14万平方米。余下28个小区、2737户、43.93万平方米已于2022年启动,2023年完成改造,预计比市级要求提前两年完成。
  老旧小区改造为市民带来的不止是生活更便捷,还有生意更兴隆。滨江路商业街改造工程内容包含对商业街外立面仿古建筑改造18000平方米,对原建筑屋面防水翻新6500平方米,新增树脂屋面3800平方米,木质雕花2200平方米,木质雕花窗3600平方米。
全媒体记者 蒋坐


  如今,风格统一的仿古外观设计,让滨江路商业街换上了新容颜,焕发了生机。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简单的以新代旧,而是既挖掘本土资源,保留原生态的历史风貌,又导入新兴商业,让老街区‘活’起来。”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提升、城市更新及文旅发展等有机结合、整体打造,让一个个老旧小区不仅变得更有烟火气,也更具人气,让老旧小区改出市民甜蜜新生活。

大城智管“绣花”功夫 管理城市
  近年来,我区按照“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要求,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机制。稳步推进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结合城市管理“马路办公”,通过“区领导以上率下、区城管局划片包干、区级部门和镇街巡查整改”三级工作模式,将城区划分网格区,以网格为单位开展日常巡查管理工作。
  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马路办公”巡查5170次,发现解决问题15000余个,治理热难点问题97个。推行“五长制”和门前“四包”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推广“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店长”等基层管理经验,设置“五长”9901多名,签订“门前三包”4300余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城管主推、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格局。
  但随着城区面积越来越大,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我们城市管理机制加快创新。
  车位利用率低、车辆乱停放导致交通堵、管理效率不高……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停车难”问题持续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尤其是路边停车实行的是人工计时、人工收费,时常发生纠纷和投诉事件。
  去年9月,我区启动城区智慧停车场建设项目,对新老城区部分路段统一规划停车位,通过打造城区智慧停车新生态,利用智慧化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破解停车难题。
  与此同时,为提供城市管理响应效率,潼南加快城市管理行业应用系统建设,区城管局共享了公安应急指挥系统1万余路监控视频,能及时准确掌握城区重点区域的市政、环卫、园林等城市管理情况,快速发现和处置城市管理中遇到的突发状况。进一步拓展智慧如厕、智慧停车等场景应用,实现城市综合治理“一网统管”,城市建成区数字化管理实现全覆盖。
  除此之外,还建成了环卫作业车GPS定位系统、车辆视频监控系统、垃圾移动箱体智能系统,实时监控13座垃圾压缩站、117台环卫作业车辆等运行台环卫作业车辆等运行情况;建成路灯智能开控系统,城区90%以上路灯实现一键智能调节,达到远程监测、智能管控的效果。
  如今,潼南基本形成了以路为岗、现场办公、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反馈问题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格局。
  未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的新目标新路径,着眼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动力、内生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新征程中把“愿景画”逐步变成“实景图”,让广大市民尽享城市更新提升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