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邓瑜欣 徐利
12月4日是第10个国家宪法日,今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时间为12月1日至7日,“宪法宣传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连日来,我区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深入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宪”在行动“法”进校园
为了积极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努力培养广大青少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法治意识,日前,区司法局宣讲队的成员走进潼州小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宪法课。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课堂上,同学们以饱满的激情,铿锵有力地朗诵了宪法的相关定义和内容。
随后,宣讲队成员围绕同学们关心的各类热点问题,找准切入点,把大道理“讲小”“讲实”,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法律知识融入趣味问答中,使宪法知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讲到同学们的心坎里。
“宪法离我们很远吗?”“不,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从出生到成年,上学到工作,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宪法都默默地保护和陪伴着我们。”一问一答中,同学们对宪法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
“今天的课堂,让我知道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后我要认真学习宪法,争当知法、懂法、守法的宪法小卫士。”潼州小学学生王媛臻说。
“法律是一件安全的外套,有了法律的保护才能让我们快乐地成长,幸福地生活……”此外,普法宣传队伍充分利用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落户我区的优势,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协助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区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让法治教育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护航者,使每个孩子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理念,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权益,争当知法懂法守法的小公民,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宪”在基层“法”入万家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为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让居民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共同营造‘宪法满潼城、法治润潼城’的浓厚氛围,12月1日,潼南区“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在奋进广场举行。
广场上,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并讲解印有简洁明了文字和生动漫画图片的知识手册来向市民普及宪法知识,使群众更加直观地学习了解宪法的内涵和精神,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学习宪法知识。
活动期间,多家单位的志愿者们在现场“摆摊设点”,向广大市民宣传反家暴反邪教反诈骗等各类法律知识,进一步扩大各类法律知识宣传覆盖面和群众参与度,教育引导群众在遇到家事矛盾、邻里纠纷等问题时,理性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营造了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
“今天我来这里参加法治宣传活动,不仅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还打算把领到的资料带回家和家人邻居一起学习。”市民王秋硕说。
此外,在双江古镇,志愿者们走进沿街商铺,向商铺经营者及过往居民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读本及宣传折页,面对面宣传宪法知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形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增强个体商户的规范经营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提升经营业户的法治观念。
“志愿者来宣传法律知识,不仅提高了我对宪法的了解,也帮助我进一步了解了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这些与我们生活和生产相关的法律知识,可以帮我们在需要的时候保护自己,有必要好好学习。”双江古镇杨氏千层麻花店店主说。
“多方动员,群众参与”是今年潼南宪法宣传周的一个显著特征。据了解,本届宪法宣传周采取“主场活动+分场活动+特色活动”方式全面铺开分层次、分对象的宣传活动,更好地推进宪法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和进网络。
“宪”在普法 共筑“防线”
为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遂潼两地持续加强交流合作,不仅打造了“遂潼法治文化示范带”,还成立了“蓬潼普法小分队”“安潼普法宣讲团”等普法宣传队,利用各村(社区)的“法律明白人”“法律之家”“学法用法示范户”建设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持续做好两地法治宣传资源的合作共享,用品牌带动两地普法的互动互联。
11月29日,2023年“宪法宣传周”遂潼联合普法活动在闇公广场前举行。潼南区司法局联合遂宁市司法局深入群众,为群众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解答有关邻里纠纷、婚姻家庭、合同纠纷等法律问题,让群众享受了一场“法治大餐”。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活动中,志愿者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列举身边具体事例让居民加深对宪法的认识,了解宪法的性质、地位,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我想咨询下村里土地流转的相关问题。”现场,志愿者们搭起平台,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教育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环境。
“携手开展宪法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川渝两地群众法律素养,使宪法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了宪法宣传的良好氛围,也进一步扩大了宪法宣传覆盖面。”遂宁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温勉光说。
据了解,近年来,潼南区司法局与四川遂宁等地联合成立“法治共建宣传队”,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这部根本大法走进城市肌理和人民生活,让人民群众成为最积极的参与者、宣传者和共享者,携手推进了川渝两地法治建设,为两地群众提供了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夯实法治建设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专章阐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才能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长久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公民法治素养是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性工程。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公民不断提高法治素养。只有人人尊崇法律、信仰法律,将公民守法护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让法治力量深入人心,进一步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宪法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需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宪法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等系列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带动全社会公民法治素养的提高。
连日来,潼南各地开展形式丰富的宪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将“枯燥说教”变为“生动演绎”,点燃群众学法的“热情”,使群众在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中不知不觉学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观念,进一步推动宪法精神入脑入心入行。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要从未成年人抓起。良好的法律素质是青少年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近年来,潼南区普法宣传队伍深入各中小学校,通过开展以案说法、知识竞赛、现场咨询、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逐步形成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
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需要不断推进普法形式的创新。要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就要运用好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针对不同的对象,运用不同的方式,开展分类化、差异化宣传,加强对优秀自媒体制作普法作品的引导,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