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专题总第3128期 >2023-11-06编印

新看法 新玩法 有方法
今年“双十一”潼南消费者准备这样过
刊发日期:2023-11-0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严寨村严妹子电商正在装载水果订单。

严寨村严妹子电商正在装载水果订单。

市民选择到商场参加促销活动。

市民选择到商场参加促销活动。

潼南本土商家在进行电商直播。

潼南本土商家在进行电商直播。

  

全媒体记者 关羽


  “又来了吗?第一波包裹还没收完呢”“你打算买啥,借我‘抄’一下”……随着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即将到来,这一老少咸宜的“节日”成为不少市民的话题。
  各大电商平台已纷纷开启促销活动和预售。那么,今年“双十一”你参加了吗?这些年你的网购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看待部分商品“先涨后降”?近日,本报记者走上街头对市民群众展开“双十一”网购消费走访调查,听听他们的态度和想法。



“买买买”中找乐趣

  问题一:你准备怎么“对待”今年的“双十一”?
  “‘剁手’那是必须的,这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一些乐趣。”95后女孩丽芳自称“网购达人”,有着丰富网购经验的她几乎每年“双十一”都会参加。今年她有关注了数个直播间,做足功课,最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下手,“很享受买买买的过程,看着买来的物件给平淡的生活带去种种小变化,让我觉得生活可以很美好。”在她看来,花钱是一种释放压力与情绪的方式。
  当下,“银发一族”业已成为电商平台购物的主力之一,老人们也已开启买买买模式。
  “会买。”50后李女士是位“时尚达人”。她告诉记者,退休以后,会为自己和老伴儿上网购物,像“双十一”这样的大促活动,她自然不会落下。早在今年“双十一”预热期,她就已经将商品加入购物车。
  据了解,老人们的购物清单中,健康保健、食品酒水、手机及数码产品排名靠前。在影响“银发族”人群购物决策的因素中,优惠力度、平台玩法是否简单、商品品质排名前三位。
  当然,也有不少市民对“双十一”表现出了冷静的态度。80后刘先生表示,这两年,他对网购的兴趣日益减少,更倾向线下购买,在他看来,线下商场“双十一”活动力度也很大,并且实惠更直截了当,“今年‘双十一’,线上我什么也不准备买。”
  在此次走访调查中,有6成受访市民表示参与了“双十一”网购大促活动,有一成市民表示观望,还有三成市民因各种原因而表示将不会参与。



“国货”走进购物车

  问题二:你的购物清单里有些啥?
  “什么都有,像小孩的日用品,自己和丈夫的衣服、鞋子,家里的日用品,不一而足。”网友“小米”表示,单身的时候更多的是自己的衣服、裙子等,而现在身为一名家庭主妇,清单中更多的是家人的物件。
  “我自己就买了两件衣服,其他都是我妈妈嘱咐我买的。”市民陈真真表示,这次“双十一”,她的支出大头是一个电饭煲,以及给母亲买的一台苹果手机。
  记者发现,随着“国潮”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进入市民的购物车。网友“momo莫”表示,“以前喜欢买阿迪达斯、耐克、加拿大鹅这些外国品牌,护肤品也都是雅诗兰黛、兰蔻等,这些年国货当自强,感觉国产品牌质量不差,价格更优。”今年,“momo莫”的购物车里,国产品牌占了绝大部分,“用行动支持亲切又靠谱的‘国货’。”
  各地特产也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淘宝平台商户“檬妹子杂货铺”页面,记者看到黄桃罐头、潼南柠檬礼包、火锅底料、太安鱼佐料等潼南本土特产得到大量选购。据商户介绍,今年“双十一”,店里根据线上消费者的用户特征、消费习惯,选择口味大众化又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上架。



“先涨后降”需靠法律规范

  问题三:你如何看待部分商品“先涨后降”现象?
  “双十一”购物节临近,商家的促销活动可谓五花八门,消费者最关心的则是降价幅度。然而,一些商家却在价格上做起手脚,玩起“先涨后降”的套路,令消费者难辨真假。
  对此,潼城市民有着自己的理解。
  “从总体来看,‘双十一’价格确实是优惠一些,但并不一定是全年最便宜的时候。”市民易女士是一位“资深”买家,她仔细对比了“双十一”和平时的价格,发现不少之前活动价买来的商品,在“双十一”时的价格也差不太多,“最多就是赠品稍微多一点。”
  律师陈强表示,对商家“先涨后降”违法行为的打击,由于取证相对困难,还存在
  一定的法律空白,使得大部分违法商家逍遥法外。在侥幸心理的作用下,不少商家每年“双十一”都会用“先涨后降”来欺骗消费者。
  他指出,遏制“先涨后降”等网络促销欺诈行为,监管部门不仅要打“预防针”,要求商家加强自律,规范经营行为,还应有严厉的惩戒措施加以制约。一方面,加大处罚力度,增加不法商家的违法成本,并利用现代信息化的网络监管手段,对“先涨后降”等违法经营行为露头就打;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电商法规,实施一些联合惩戒措施,将多次违法的电商列入违法“黑名单”,禁止其在所有电商平台上经营,从而敦促电商打消侥幸心理。
  近日,遂宁、潼南、铜梁三地市场监管局、消委会联合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称,消费者不可迷信“双十一”所谓的“价格优势”,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购买前最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做到心中有数,详细了解商品的规格、性能、价格,店内的促销活动细则,在不同平台和商家进行比较,并可以使用一些比价软件查看历史价格,不要被商家的大力度促销冲昏头脑导致过度消费,或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