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时政·经济总第3130期 >2023-11-10编印

太 安 镇 太 平 村
农业种养喜丰收 集体经济助振兴
刊发日期:2023-11-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太平村集体经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

太平村集体经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郑三清)“5月插秧时,我放了一批鱼苗,那时只有5厘米左右,你看,现在长得又大又好。”太平村村民张大叔双手捧起一尾鲤鱼,兴奋地向周围人“炫耀”。这批稻田鱼迎来收获,为张大叔的荷包再添一份重量。
  今年以来,太平村抓住旱地种植和水田养殖两条线发展村集体经济,370亩旱地被打造成大豆、玉米种植示范基地,收割后再打造油菜制种基地,230亩水田被打造为水稻直播直采示范基地,同时养殖稻田鱼,提高水田经济效益。如今,太平村的每亩田地都焕发出井然有序的勃勃生机,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村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出一条致富路,而这一切放在以前是大家所不曾设想过的。
  由于地理原因,太平村的土地大小不一、分散凌乱、高低不齐,前几年大量闲置撂荒。村党支部书记文春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盘活撂荒地、发展村级产业,切实做到为农、惠农、利农,村“两委”多次邀请专家到现场指导,最终决定先对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然后因地制宜种植大豆、油菜等粮油作物。
  “通过不断努力,我们积极向上申请资金,在2021年完成了土地宜机化整治610亩,然后采用‘村集体+农户’‘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探索出成熟模式后,鼓励村民以土地折价入股,共同发展产业,收获的农产品由村集体统一收购并销售,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放手去做。”文春来说,土地宜机化改造完成后,原先散乱的“巴掌地”成了能排能灌的“规模田”,粮油主导产业超1500亩,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从零到40万元的突破。
  今年9月,历经四个月的精心耕耘,太平村的200余亩稻谷喜获丰收。由于水稻的品种原因,成熟得比往年稍晚。今年的光照和水源比较充足,水稻长势良好,亩产达到1300斤左右。“我们会直接销售一部分水稻,也会加工成一部分大米来销售,以此提高经济价值,预计收益可达50万左右。”文春来告诉记者,今年太平村还购买了一台烘干机,可供烘干高粱、水稻等农作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颗粒饱满的稻谷不仅是农民们辛勤劳动的结晶,更是“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接下来,我们将以村集体经济为引领,搭建产加销一体化平台的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共同发展,扩大种植面积,打造太平村的粮油主导产业。”文春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