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忠巧
沐浴着秋日阳光,我漫步山林。看到同一树根上分长出三株近乎同样粗壮树干的槐树,我忍不住上前拥抱了它。
那布满皱纹的树皮像老爷爷的脸颊,粗糙中透出一股沉稳。我张开双臂,给了它们“三胞胎”兄弟大大的环绕。明明是我在抱着树,此刻却觉得好像是树在抱着我。我的脚好似大树一样扎根泥土,与大地母亲深刻连接。轻轻地仰起头,望着蓝天,我感受到了它们强劲的生命力。我长舒一口气,仿佛与蓝天、清风融为一体。
“三兄弟”让我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兄弟姐妹,还有那熟悉的温暖。后来,我又抱了一棵杨树,斑白的树皮、摇曳的叶子,带我回到了童年。那时,我们常在杨树下铺一张芦苇席,抱上家里的梨子、瓜果在树下乘凉。此时,父亲会将一麻袋蒜头拖来,我们边乘凉边将蒜头拨成一瓣一瓣,等秋凉时插进泥土,播种下希望的种子。若是倦了,我们便躺下享受杨树叶的清风。
抱树的时候,我的心很纯粹。拥抱前,我在心里问它:“你愿意接受我的拥抱吗?”倘若它应允,我便轻轻地触碰,此时还会想起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拥抱树木据说有神奇的疗愈作用,微博上曾掀起过一阵热潮。在国外,荷兰更是开发出了“限时抱”、“专注抱”、“自由抱”等创新“抱树大赛”,吸引了大批爱好者。人们“倒着抱”、“躺着抱”、“腾空抱”,甚至“边吃边抱”,活动新奇有趣。拥抱者们还不乏对树的人文关怀:有的拥抱者会先向树鞠躬,再来个沉浸式相拥,有的则亲吻着小树苗表达深切的爱意。
那么这种抱树疗愈是否有科学依据呢?答案是:有的!临床心理学家斯通克·劳沙尔博士在《拥抱疗法》中指出:“‘抱树’有助于提升人体内‘催产素’的含量水平,它是一种与幸福感、快乐感、平衡感和信任感等情绪体验息息相关的激素。”而使催产素水平增加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通过触摸,尤其是手部触摸。国际自然和森林疗愈联盟也有研究表明,当人们身体与自然足够“贴近”时,交感神经系统中所产生的皮质醇含量会明显下降,从而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中医书中有记载:“我们的腋窝中有一个强心穴‘极泉穴’,擅治心慌气短、胸闷心悸等心系疾病。”老人常说:“腋窝打开,抑郁无处藏!”拥抱时恰好打开了臂膀,于是抑郁便跑掉了!中医认为,我们的“肝”五行属“木”,木具有能屈能伸、向上生长向外舒展的特性;而肝主疏泄,有畅达气机的功能,与木属性一致。可见,抱树蕴藏的智慧!
法国纪录片《从前有座森林》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灵动与美,其中谈到:“时间对于树来说,是如此不同,动物的生命对它们来说,太短暂了。树是最好的旅行家,它们借着这世间一切的力量旅行,水为舟,鸟为筝,兽为车,风为翼,它们的足迹踏遍每一片大地。”与这样具有灵气、智慧的大树相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在阳光中拥抱一棵树,拥抱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带着对自然的感恩、对生命的怜惜,去体会人生的富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