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福寿螺。
福寿螺产的卵。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吴鑫袁)近日,崇龛镇明月社区薛冬华家的稻田里出现了大量的红色卵块。这些红色卵块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薛冬华将这个情况反应给了镇农服中心。
得知情况后,崇龛镇立即组织区科技特派员、镇农技干部深入田间调查,研判技术防治方案。
在防治现场,明月社区组织群众观摩学习,崇龛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王智购来防治药物,向群众讲解、示范技术操作流程。
据了解,这种红色卵块是福寿螺产生的卵。福寿螺又叫田螺,在崇龛很少大面积出现。但调查结果显示,明月社区薛家坝的水稻全都遭受福寿螺侵害。福寿螺系大型水生螺类,繁殖率高,扩散蔓延快,一对福寿螺一年可产卵20至40次,产卵量3至5万粒。由于去冬今春气温偏高,极利于福寿螺的繁殖和生长,在稻田内扩散蔓延迅速,严重威胁水稻生长。福寿螺食性广泛,各种植物都能被其取食,尤其对水稻危害极大。在稻田内,水稻插秧后至晒田前是主要受害期。它咬剪水稻主茎及有效分蘖,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水稻减产。
经调查研判,结合实践技术经验,专家表示,福寿螺防治主要有两种技术措施:一是物理防控措施。采用人工捡除成螺和卵块,对捡拾起来的成螺需深埋或砸烂喂鸭子;也可在稻田内养鸭,投放小龙虾等,可清除部分幼螺;在冬季结合田间管理,清除淤泥杂草破坏福寿螺越冬场所,降低存活率,减少残螺量;或采取水旱轮作方式,通过恶化其生存环境,降低螺量。二是化学防控措施。当稻田每平方米平均有螺2至3只以上时,应马上采取化学防治措施,防治期应以产卵前为宜,可选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8%灭蜗灵颗粒剂、杀螺安一包(50克)、四聚乙醛等农药。建议同时使用“物理+化学”两种技术,更能有效控制福寿螺的生长、蔓延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