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总第1307期 >2022-06-30编印

我 所 知 道 的 双 江
刊发日期:2022-06-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杨 莙
  我所知道的双江,因猴溪、浮溪两条河流穿过境内而得名。
  有水就有桥。几座青石小桥躬腰于水面,载人过河,看河水东流。倘若有雨如烟,会不会逢着一朵油纸伞般的花朵,在弯弯的小桥上,鲜亮地盛开?有桥就有人家。踏着青石板路前行,却发现,时光一路后退,后退到光阴深处的一排排青灰老屋前。雕花的窗棂、木门,木门上沾满锈迹的门环,轻拍门环那一刻,瞬间退回到很久很久以前。石板路两旁林立大大小小的商铺,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充满着阵阵吆喝声。有卖服饰杂货,卖双江特产五香花生米,卖巴蜀小吃手工麻花、芝麻杆,也有卖飘香了百年的云南官渡粑粑……而在路边、墙角,还有人家的庭院和天井里的那些草木,像黄桷兰、桂花树、蜀葵、蔷薇,它们并不理会尘世间烟火,选择独自开放与凋落。
  有这样的人家,又怎能少得了茶馆?青砖黑瓦的茶馆,门边立有石柱。茶馆内,摆放着年代感十足的黑漆方桌、长条凳子,围坐的茶客们,胡子里也长满了很老的故事。茶倌儿拎一把细长嘴的锃亮大铜壶,穿梭其中,倒水、泡茶。喝的是盖碗茶,缕缕热气中,那些花白发的脑袋,对着手中的那盏茶,轻摇、慢晃。河街丁字路口的茶楼旁边,拿着手推子为老伙计们理发的剃头匠,用他的满头白发和一门就快消失的技艺,与这栋来自清朝的茶楼相呼应。还有一株老黄葛树,盘根错节犹如苍龙,谁也不知它在此驻守了几百年。树是老树,但年年新绿。
  时光匆忙向前,双江可不管——流水、小桥,青石板路与灰瓦老屋,石板路上的履痕与老屋里的故事,如同一幅水墨画缓缓展开,时间也仿佛慢了下来。
  我所知道的双江,是革命先烈杨闇公和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乡。
  走进双江,就走进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杨闇公15岁就从双江的大宅院出发,踏上革命征途,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建人。他转战成渝,建立党团组织,是中共重庆地方执委第一书记兼军委书记。他与朱德、刘伯承共同领导的泸顺起义打响了南昌起义的前奏。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杨闇公不幸被捕,割舌、剜目、砍手,也不能阻止他不屈地抗争,年仅29岁的他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青春生命。杨闇公为革命奉献自己,又指引全家革命,杨家的共产党员,加起来就有一个班。杨尚昆曾说:“我们家在共产党处于地下状态时就有六个共产党员,这在当时是很少有的。为什么从这样一个家庭里会出这么多共产党员?这有外部环境影响和家庭内部状况两方面的原因。从家庭内部来说,同我四哥杨闇公直接有关。”
  走进双江,你会听见,烈士穿云裂石的高呼“我头可断,志不可夺!”;走进双江,你会看见,中南海的那盏执行灯,仍然照耀着前方。新中国成立后,中南海有三盏灯,一年到头都不熄灭。三盏灯,毛主席是决策灯,周总理是参谋灯,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就是一盏执行灯。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颓丧的、萎靡不振的,一个城市同样如此。先辈的丰功伟绩、优良的家规家训,杨闇公烈士“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革命精神、杨尚昆同志“云水襟怀,松柏气节”的崇高品质,激励着百万潼南儿女,奋进前行。
  我所知道的双江,古色古香,古韵流淌。
  既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当然有自己的特色。举目皆是具有清代特色的院落庭园,雕饰精美,飞檐翘角,一看便知这是一座典型的巴蜀古镇。
  9条街道,中街、东街、南街、北街、上西街、下西街、兴隆街、水巷子、老猪巷,长长短短、弯弯直直,如毛细血管般布满了双江的角落,每走一步,便会带起一阵年代久远的风。呼应着一条条沧桑老街的,是禹王宫、杨氏民居、四知堂、兴隆街大院、源泰和大院等20余处大型古建筑,还有陆军机械化学校、营房和中正室、将军楼等重要抗战遗址。这些建筑无一例外都表现出造型讲究,古朴典雅,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深藏其中。
  位于双江北街的禹王宫,系湖广人入川时所修,因此又称作湖广会馆,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禹王宫古朴恢宏,古戏楼华丽气派,戏台的两根木柱上刻有一副行书楹联,“优孟衣冠真是假,梨园子弟旧翻新”。想当年,哐当哐当,锣鼓铿锵,戏班子粉墨登场,湖广移民们聚在戏台下,看看戏、聊聊家乡的那些事。地理空间的距离,却并未断了根脉的维系。
  位于双江正街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氏民居,是一座展示中国清代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的仿故宫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1890年落成。乃是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建筑,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之为“民族的瑰宝”,1992年全国民俗民居研究会专家参观后,赞叹其“全国罕见,西南第一”。宅院占地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0平方米,共有51间房屋厅堂,108扇大门,大小天井10个,300余堵风格独特的雕花门窗。一连串枯燥的数字背后,是建筑的浩大,家族的兴盛,以及一个时代的风云动荡。民居由七间三进组成,每进均有天井、栏杆、回廊、花台。天井里有爬满岁月苔痕的水缸,缸内有清幽的水、清雅的莲。时光寂寂,回眸望去,有青衫长袖的身影,伫立于此。而四合院内的葡萄、蜡梅、芭蕉,每一株,都历经百年风雨。
  就是在这座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大院里,房主杨守鲁的大儿媳妇陶香九赋诗寄怀,并精选诗作194首结集为《绣余草》,由胡适作序、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由此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出版诗集的女诗人。
  如果双江是一棵大树,我不能确定,我所知道的双江是否只是一枝一叶,但我能够确定的是,每次到双江,必去百年老店“陈凉粉”铺子里寻得一个座位,喊上一碗凉粉——那凉粉,端的是又麻又辣,又辣又香,埋首碗中的那点心思,当真如街口牌坊上的八个字:双江一天,梦回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