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1275期 >2022-05-18编印

闲置土地变增收资源
群力镇﹃共享稻田﹄开启共富新模式
刊发日期:2022-05-1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文静 罗昌泽)田园美景满怀收,山水风光画里求。近日,走进群力镇白兔村共享稻田,稻浪迎风翻涌,鱼儿在田里穿梭游弋,20余名村民和稻田认领者在一起娴熟地拔秧、捆秧、运秧、插秧,土黄色的水田很快就穿上了一件绿色的“新装”,一幅美丽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然而,在不久前,这片稻田还是名副其实的“沉睡资源”。“虽然这里土地肥沃,但劳动力外流导致优质土地无人耕作,着实可惜。”白兔村村支书陈俊光告诉记者,今年村两委在白兔村二组流转了土地200亩发展集体经济,撂荒地通过整治得以复耕,但缺乏劳动力仍然是个大难题。
  据此,村两委积极谋划,探索出一条“共享稻田”新道路,将本地优质乡土资源同外界“共享”,具体方式是以个人、企业、部门单位为主体实行农产品一对一认领,村经济联合社负责日常管养,进而达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目的。
  眼下,白兔村二组200亩集体经济土地已发展共享水稻种植170亩、共享水田养鱼30亩。“这里种植的水稻都是稻鱼共生的生态稻谷,并且能亲自体验农耕文化,让认领客户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所收获,所以比较受欢迎。”陈俊光说,有不少单位前来认领稻田,还组织了员工下田插秧,感受劳作的乐趣。
  “我认领了1亩水稻,准备周末带上家人一起来体验插秧,丰收过后吃到自己亲手种的米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市民陈先生高兴地说。
  据悉,该模式既让认领人获得了一块属于自己耕种的田地,也通过流转土地让村民增加收入。同时,村经济联合社也通过参与管理增加集体收入,实现三方共赢。预计今年“共享水稻”实现水稻种植和渔业养殖年收入18万元。除去地租、人工等成本,为该联合社278名群众人均增收6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