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左)给居民送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并确认签字。
全媒体记者 邓瑜欣 唐苠涵
他是网格员,是退伍军人,是志愿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就是桂林街道莲花社区桃园路党支部书记李海。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天天战斗在防控一线,服务社区群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解决好群众的后顾之忧,才能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让阻击疫情的红色防线越筑越牢。”李海坚定地说。
疫情发生以来,李海每天要工作近20个小时。近日,记者跟随他采访,记录下他一天的工作。
早晨6:30
李海起床,醒来后的他,已经习惯第一时间拿起手机,查看各个群的最新消息。洗漱完毕,简单吃完早饭后,7:30他便来到小区大门口和志愿者们集合。虽然医务人员还没到,但李海和其他志愿者已经就今天的服务岗位开始分工,静静等待第一批核酸检测居民的到来。
早上9:00
“请您按照一米线排队,保持间隔距离,谢谢配合!”
“做完核酸的居民请赶快回家,不要在楼下聚集。”
“这位同志,请带好口罩。”
小区内开始核酸检测后,李海既要引导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群众排队,还要对在小区内逗留聚集的居民进行劝诫,让其做完核酸尽快回家。
“还有没有没做核酸的居民,赶快下楼做核酸。”喇叭没电了,李海就在小区的每一栋楼下喊话,嗓子喊哑了,就喝口水接着喊,务必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中午12:00
“你们那里需要几份盒饭,我给你们过来。”为了确保工作人员准时能吃上饭,李海此时又担任起了餐食配送员。
“李书记,你那里还有瓶装水吗?我们这边的工作人员已经一上午都没喝到水了,你可不可以送两箱水过来。”
“好的,我马上送过来。”正在送餐的李海,接到电话后,又马不停蹄赶往物资点取水为工作人员送水。
取餐,送餐,李海在一栋栋楼房穿梭,一直能闻到饭菜香的他,自己却没空吃上一口热饭。
下午2:00
“您好,我是社区工作人员,麻烦您开开门,给您送‘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并请您确认签字。”
“居家这三天,请您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打电话。”
……
吃完午饭,还没来得及休息,李海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上楼、下楼,在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里,李海跑了一趟又一趟,力争把防疫工作做到最好。他告诉记者,这几天他每天都要走一两万步。
下午4:00
“您好,抱歉打搅一下,我是莲花社区的工作人员。您最近是不是有去过八角庙农贸市场?”
“您是几点到的,又是几点离开的?”
疫情爆发后,李海身兼数职,作为社区流调工作组的一员,每日要拨打接听上百个电话,为群众详细解释、耐心疏导,只为与时间“抢速度”,保护群众安全。
晚上9:00
“明后两天,一户人只能出去一次,一次只能出去一个人。”
老旧小区,没有电梯,李海只能走楼梯给大家送出入凭证。为了不打扰大家休息,上楼前,李海还细心地在楼下观察,记下还亮着灯的人家,不打扰熄灯的人家,再把出门条送上楼去。
初冬的夜,天气已变凉,汗水湿透了李海全身。
晚上11:00
“5床被褥不够,我们这里需要10床。”李海又接到了求助电话。
为了让一线防疫工作人员晚上能有歇脚的地方,刚送完出入证的李海又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搭起帐篷。
搭铁架、铺篷布,再将绳子把帐篷固定,每一道工序都谨慎细致、有条不紊。帐篷虽简陋,但却能够给在一线坚守的志愿者们送去“家”的温暖。
晚上12:00
“您好,我是社区网格员,明天早晨8点请您在怡然花园小区门口集合。”忙完一天刚坐下,还没来得及休息,李海又打起了电话,与志愿者、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做好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已是深夜,万籁俱寂,但李海的工作仍然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