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时政·综合总第1357期 >2022-10-18编印

彭哲海——
用镜头记录家乡变迁
刊发日期:2022-10-1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彭哲海经常背着相机记录潼南变化。

彭哲海经常背着相机记录潼南变化。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徐利刘文静)一座城市的历史不仅仅存在于史书里,也存在于有温度的照片里。1938年出生的彭哲海,专注拍摄已有70余年,他用快门留住了无数美丽的瞬间,也见证了潼南的壮丽变迁。近日,记者走进彭哲海家中,倾听他的摄影故事。
  打开一本本精美的影集,属于潼南珍贵的“城市记忆”被一点点唤醒,60年代县城旧貌、三块石电站建设、杨尚昆三次返乡、城区新貌……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无数潼南人的回忆。
  “三块石电站建设时,近万人来到誓师会现场,人山人海、红旗飘扬,打响了修建水电站的‘战役’,那之后,6万民工不分昼夜,耗时三年建成中国第二大运河,解决了城乡用电问题,这是我印象最深的拍摄经历。”回忆起过去,彭哲海滔滔不绝,“现在,每当我看到一江两岸的璀璨夜景,都会想起那段艰苦辉煌的岁月。”
  时光流淌,翻看着老照片,彭哲海感慨万千:“祖国的大好河山,潼南的历史变迁,人间大爱真善美,唯有照片能够如实记录。”
  出生于摄影世家的彭哲海,13岁接手父亲的摄影社,从此开启了他的摄影之路。几十年来,他不管走到哪里都手拿相机,用双脚丈量土地,用镜头述说事实。
  “以前交通不发达,去哪里都靠走,有时候走一天也不一定拍到想要的照片,也没有无人机等先进设备,为了取到好的拍摄角度,只能下田下河、爬山爬楼。”彭哲海说,早年拍摄内容多是乡村生活、人文山水,一年拍摄的胶卷可以装满整个箩筐。
  一生奔波在摄影征途中,如今已有84岁的彭哲海仍然身体健康、思维清晰、精神抖擞,闲来就背上相机出门“扫街”,拍摄城市的美景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城市变迁,高楼耸立,繁华涌现,走在潼南的大街小巷,彭哲海经常会有沧海桑田的陌生感,也有振奋人心的幸福感。
  “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原来的‘其实一条街’,到现在的一江两岸,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目之所及尽是美景,人民生活多姿多彩。”彭哲海满面笑容地说,从小县城到大都市,潼南的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前来采风,家乡的变化令人激动,更令人震撼,他也将继续记录这座城市的变迁,以此表达对家乡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