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1051期 >2021-07-26编印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潼南涪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刊发日期:2021-07-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涪江潼南城区段。特约摄影王华侨

涪江潼南城区段。特约摄影王华侨


  

全媒体记者 吴鑫袁

核心提示
  近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2021年重庆市美丽河湖发布会,潼南区涪江获评2021年重庆市美丽河湖。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我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通过打好上下游组合拳,形成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全力打造全域水环境新“颜值”,构建起“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


  江水萦绕着绿岸,在潼南城区静静流淌,波光粼粼的江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和郁郁葱葱的树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油画。燕鸥、花脸鸭、苍鹭在江面上飞翔嬉戏,在“画布”上荡起一阵阵涟漪……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我们的城市更宜居了!”一大早,家住外滩国际城的李大爷在涪江(国家)湿地公园慢跑时,看到日出的光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美景,不由得停下脚步拍照留念。

抓污水治理 让水清澈起来
  涪江潼南城区段长5公里,沿江而下,左岸是双坝蔬菜基地、金福岛生态公园、时光长廊,右岸有大佛寺、大佛寺湿地公园、蔬菜公园、滨江湿地公园,常年水质保持在Ⅱ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为了治理江水,为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潼南区委、区政府坚持产城景融合发展,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区人大、区政协组成“散乱污”“三排”督访组,采用常态化的分区域、分领域对涪江流域开展日常督察,录制警示片曝光典型问题。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2座、雨水管网195.56公里、污水管网218.194公里,污水日处理规模60000吨,出水水质达GB一级A标。
  同时,大力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基本技术线对原鹿鼎湖黑臭水体进行整治,在此基础上建成了人民生态公园。专项整治非法码头,折除城区非法采砂场40处,将城区列为禁采区,并开展自然生态修复,打造出了一个集运动休闲、生态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城市滨江生态景观带。

抓巡河护河 让碧水东流
  “你们好,野炊完请记得把垃圾带走,不要把它丢进江里了,污染江水。”志愿者邓明辉在涪江边对周边居民和正在野炊的市民进行环保宣传,倡导大家要把生活垃圾分类放入垃圾桶中,不要随意丢弃,以免污染涪江水质。
  自开展“河小青—守卫青山渝水助力河长制”志愿服务以来,我区河小青志愿者通过捡拾河堤垃圾杂物、打捞清除水上漂浮物、向过往行人宣传水资源保护以及河长制相关政策系列活动60余场,呼吁群众共同关注水资源保护,做到不往河道乱扔垃圾、不乱排污,不破坏水生态环境,争做爱河护河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共同携手为涪江河增添一份碧水蓝天。
  水上有保洁员,岸上有“河长”,我区充分将“水陆空”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推动智慧化治水,提升治水成效。
  在涪江沿江上空,人们经常看到无人机在天空盘旋,无人机在检查人员的指挥下,一路飞行,这套科技化监控体系,就像一双“千里眼”,不仅能及时发现哪里水质出现问题,而且可以通过视频回放,追溯、倒查问题根源。一旦发现问题,工作人员可以马上赶到相应地点及时处理。据悉,这是区生态环境局采用“人工+无人机”相结合的模式对各河段开展巡查检查,摸清各江面污染来源及水质现状,分析成因并提出治理建议,提升河道管护水平。
  “原先人工检查的方式,因地理环境限制,导致部分江面无法靠近,巡查难度大、巡查也不全面。采用无人机作业后,可以从空中无死角地查看江面情况,而且能形成高清动态图像,方便后续跟进‘回头看’,可以大大提升检查效率。”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巩固治理成效,我区还深入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涪琼两江沿岸绿化提升行动,营造生态优美的滨江岸线一批生态型、亲水型滨水绿地,补齐了城市生活短板,更是为城市增绿提质添彩。
  如今,“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生态格局,碧水清澈、绿树掩映的宜人景色,改善着潼南人的居住环境,提高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生态型、亲水型滨水空间的打造,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自然生态、人水和谐”的美丽愿景从梦想走进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