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总第1012期 >2021-06-01编印

孩子是一本书
刊发日期:2021-06-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杨力
  做父母的常常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观察孩子言行举止通常以一种俯视的目光,孩子若有不从,就以怒骂或黄荆条子纠正,把孩子的思维和个性通通归咎于叛逆,俨然自己就是孩子成长的百科全书。
  但最近却发生了两件让我思考的事:
  有一次和儿子过马路,在一个车水马龙的红绿灯口,一个颤巍巍的老人迟迟不敢过去。很多人都注意到这一点,但就了是没有一个人肯上前帮忙。我还在踟蹰,儿子却很自然地走了上去,搀扶起老人就把他送过了路口。儿子做得很自然,根本没注意到背后有许多双意义复杂的目光。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心境,确实有距离。
  最有感触的是这次暑假。上个周末,兄弟一家准备外出旅游,只留下一直跟着他们生活的老母亲。母亲快八十了,考虑她一个人比较孤独,于是我给母亲打电话,让她过来吃饭。母亲当时回答我,说家里还有点剩菜剩饭,她就不过来了。谁知被一边的儿子听见了,抓过我电话就对奶奶说,中午他要过去吃饭,有碗水饺就行。
  晚饭时儿子回来了,身边还搀着他奶奶。我打趣问起中午吃些什么,儿子说,30个抄手。我一听呆
  住了,儿子从小到大,最不喜欢吃的就是抄手,何以一口气吃30个?母亲接过话茬,说她包的抄手是一斤皮一斤馅,个头比水饺还大,这样一算,岂不把儿子撑坏了?
  晚上送走母亲,我问儿子,中午家里有饭有菜,为啥还要跑过去吃不喜欢吃的抄手,而且一口气吃了30个硬撑。儿子说,他过去,就是想到奶奶一个人在家,陪她说说话,至于30个抄手,他怕一口气吃不完,奶奶又舍不得丢,晚上吃剩下的。说罢儿子问了我两句话:奶奶年纪那么大,腿脚又不方便,为什么你们有车不去接?刚才奶奶要回去,为什么你们不执意留她在家里住?
  这问题我们回答不上,也许我们压根就没有认真想过。但我也第一次以平视的眼光去看儿子,我突然发现,两次经历,儿子身上所表现出的天然质朴的情感,其实就是我们人类弥足珍贵的善良天性,当我们在教育孩子应该专注于学习,不要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时,却忘成了已经渐渐长大的孩子也是一本书,他们身上也有许多值得大人去思考、学习的闪光点。这也告诉我们,父母这本百科全书,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升级,那就要敞开心胸,放下身段,相互为师,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