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本土作家总第999期 >2021-05-14编印

家乡枇杷树
刊发日期:2021-05-1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资料图)

(资料图)


  

刘凤
  家乡的枇杷树,多为野生,高大茂盛,叶大肥厚,花朵细密,果大味甜。
  家乡地处渝西,这里土壤肥沃,风调雨顺,四季分明,景色如画。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它依山傍水。小桥流水人家,伴着袅袅的炊烟,鸟雀欢鸣,鹅鸭戏水,如绝佳水墨丹青,似美妙桃园世界。
  家乡的竹林里,山坡上,田土边,小河旁,一颗颗枇杷树枝繁叶茂。不管是坐在车上临窗远眺,或是在山野里抬头张望,都能看见漫山遍野绿树葱茏,一颗颗粗壮的枇杷树,夹杂在茂密的青杠树或柏树林中,随微风摇动,枝叶相互摩擦,发出或轻微或激烈的“沙沙”声。
  枇杷树的叶子呈椭圆形,两头尖小,中间宽大,有许多茸毛,用手一摸,毛茸茸的,感觉很暖和。枇杷蒂粗而长,枇杷果个大肉厚,圆溜溜的,幼果为青色,成熟后为金黄色,果皮上有小黑点,顶端有一个形如五角形的小槽。
  每到五月,家乡的枇杷开始成熟,一串串黄澄澄的枇杷便挂满枝头,在叶片里躲躲藏藏,如含羞待嫁的娇娘。剥开果皮,果肉黄橙橙的,迎面扑来一阵美妙的甜香。引得人立即将剥好的果肉放入口中,那绝美味道,凉丝丝的沁人心脾。
  小时候的农村很穷,缺吃少穿。五月份,胡豆刚刚收获,小麦还没熟透,家里的谷子缸子也渐渐见底。我们家上顿下顿都是吃煮胡豆或玉米糊,吃得让人生厌,连清得可当镜子照人影的稀饭都很难吃上一顿。
  金黄带红的枇杷,甜中微带酸味,不仅很好吃,吃到肚子中也很舒服。
  从北风凛冽的寒冬开始,我们每天放学后,都要到枇杷树下,看枇杷花开,守着它谢花结子,看枇杷果从小变大,由青转黄。
  那漫山遍野的枇杷树都是生产队的,由集体统一卖钱,少量卖不掉的不好吃的小果才分给社员们,很少的一点小枇杷,根本不能满足我们的口欲。虽然,我们吃不到多少枇杷,但是,生产队每年都能分给我们不少的枇杷钱,让我们社员每家都能穿上新衣服,春荒时还可买粮食度过春荒,不像没有枇杷的生产队,春荒时到处求人借粮救济。
  还等不得枇杷熟透,我们馋得实在受不了,便在夜里去偷摘。我们骑在枇杷树的枝杈上,将还有些青涩的枇杷剥开皮子,迫不及待的放到咽着口水的嘴巴,吞进饥饿的肚里,尽情吃个饱。此时的枇杷还有些酸,有的还酸得牙齿打颤,但我们仍觉得它是天下最好吃的美味。吃饱后,我们还把枇杷装满书包,带回家给家人吃。
  枇杷的花、叶、果、皮都是不花钱的良药,有很好的止咳、清热和镇痛的效果。那时,农家穷,没钱看病。孩童时的我,又体弱多病。每次感冒,头痛或咳嗽,外婆或母亲就摘回些枇杷叶,挖几条枇杷根,放几颗枇杷核,熬水给我喝。当我喝过几次枇杷水后,感冒竟然真的好了,再也不咳嗽头疼发烧了。
  三中全会后,土地承包到户,集体的枇杷树全部分到户,我们家也分到20多棵,父亲还在承包地边,种上一些幼树。枇杷树管理简单,远没有种粮食那么劳累。每年靠收获枇杷卖得的钱,供我上学读书。
  故乡的枇杷树,让我走出了深邃的大山,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城市,有了称心的工作,建立起舒适的小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我从家里挖了两颗枇杷苗,栽到小区的绿化地带里,下班回家进行管理。每到冬天,小区的空气中就弥漫着枇杷花的清香,乳白色的花朵,浅褐色的花萼,一簇簇,一丛丛,美丽着小区的环境。密密匝匝的枇杷花儿中,有蜂蝶轻轻的飞。每天上班经过这里,我的心情都无比愉悦。生活的奔波,工作的劳累,以及一切一切生活的不如意,都在故乡带来的枇杷花香里化为乌有。
  每到枇杷成熟时,我都招呼小区的邻居们,去随意采摘尝鲜。在他们快乐的品尝美味时,我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讲故乡枇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