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总第984期 >2021-04-22编印

童年,那一缕紫红的香甜
刊发日期:2021-04-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沈丹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是从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摘录的句子。虽然桑葚不是重点,但如数家珍,勾起我满满的儿时回忆。
  最美人间的四月天,这个时候草木茂盛,绿树成荫;百花竞放、争奇斗艳;莺歌燕舞、虫鸣唧唧。在田间穿梭,是我们儿时上学的常态。小路边,桑树总是傲然而立,它所挂桑果(桑葚,俗称“桑泡儿”)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桑叶之间,红的、紫的。每每望见,总是忍不住垂涎三尺。可是,读书最为重要,望着伸手拿不到的桑葚,咽了下口水,便踱步离开。好容易等到周末,爬上树梢,想饱餐一顿。却总见不了几颗甜美、泛紫的“桑泡儿”。于是,斗气把酸红的“桑泡儿”抖落了一地。
  小时总是任性和调皮,做了不少傻事。比如:拖板凳让正准备坐下的伙伴摔倒;把小伙伴的名字划在电线杆上;把小伙伴推进田里……这些情景里的伙伴,有的见面坦言,已经忘却了那时那刻;有的天南海北,仅存于记忆之间;还有的成为了铁杆朋友。童年给了我们太多太多,总有一些挥之不去:或出现在闲暇时的摆谈中;或出现在儿时朋友的聚会中;或出现在自己的美梦中;又或是流淌在个人的笔触之下——桑葚也算是儿时最深刻、最清晰、最美味的谈资。
  有人说,桑葚被蚂蚁爬了不能吃;有人说,桑葚一个人吃了会拉肚子;还有人说,桑葚打了药不能吃。我们不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只要看到哪颗桑树挂了果,总是“吱溜”一下爬到树上。吃了这颗树,又溜往那颗树,非要把桑葚吃饱,打个满足的饱嗝方才离开。当然,不太饿、不太馋的时候,便用筲箕盛满采摘下来的桑葚,用冷了的开水洗了又洗,方才豪迈地扔进嘴里。吃罢,带着笑意露出两排染着紫红色牙齿,然后又用舌头在留有桑葚残汁的嘴唇上舔了又舔,难免意犹未尽。
  童年就是那么单纯,总让人想停滞在那无忧无虑的时刻。但是,事实往往并非如愿,时光如白驹过隙,世事如白云苍狗:田间小路上少了几棵桑树,小路也变成公路。即便如此,桑葚的情怀总让人难以忘却。
  人们的精神需求影响了市场,市场的变化带来了发展机遇。在潼南区委、区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指导协调下,潼南区桑葚节应运而生,并打造出了一处桑树种植采摘园区的集中地——金山村“盛田桑葚园”。这里不仅有168种桑葚供游客采摘食用,还有走进紫藤长廊来体验乡村文化;通过垂钓来体验乡村风情;参与各种各样的娱乐、游戏来体验乡村乐趣。
  在盛田桑葚园采摘,味道还是童年的味道,人却不是那三五个小孩了。不过,身边又多了几个,也就一家三四口吧,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