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954期 >2021-03-11编印

幸福靠自己的双手创造
——记2020年重庆市最美“巾帼脱贫户”陈家秀
刊发日期:2021-03-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陈家秀在土里劳作。

陈家秀在土里劳作。

陈家秀在喂鸡。

陈家秀在喂鸡。


  

全媒体记者 郑三清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清晨,东边的太阳刚刚泛起鱼肚白,在塘坝镇觉山村的一户农家高楼里,一个身影不断穿梭于养猪棚的食槽之间,为猪添食的动作十分娴熟,她就是当地的养殖大户陈家秀。
  陈家秀今年49岁,是觉山村4社的村民,2019年,她被评为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后登上了重庆春晚和潼南春晚。2020年,她被评为重庆市最美“巾帼脱贫户”。从脱贫户到成为养殖大户,陈家秀说,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

勤劳双手改变困境
  陈家秀和丈夫郑世贵文化程度都不高,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常年靠种地为生。前几年,一家人勤劳肯干、省吃俭用,日子虽然过得紧,但还过得去。随着3个孩子开始上学和父母上了年纪,家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苦。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女儿在读书时生了一场大病,陈家秀四处求医问药,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务。
  为了摆脱家里的困境,陈家秀夫妻俩曾到福建打工。陈家秀先后在工艺品厂、养猪场里打工,丈夫则一直在建筑工地做木工。夫妻俩省吃俭用,为了多省些钱,夫妻俩十来天不吃一回肉,一年到头不买件新衣服,连续6年没回过家。但孩子们高昂的学杂费和老人的医药费,让这个家庭在2014年戴上了“贫困户”这顶帽子,性格要强的陈家秀心里并不踏实,在她心中,这顶帽子并不光彩。她告诉自己,老靠国家扶持“要不得!”
  2016年春节,陈家秀和丈夫商量,只身一人回到了觉山村。由于在福建猪场打过工,有一定的养猪经验,她产生了饲养生猪的想法。当年10月,她在朋友那里借了20万元,利用屋后的空地,修建了一个养猪场,养起了10头“太湖猪”,当年就获得了6万多元的收成,尝到了养猪赚钱的甜头。
  此后两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她利用产业扶贫小额贷款政策,除了开办养猪场、养鸡场,还流转土地40余亩养虾、种植黄精。经过三年的辛勤经营,家里的年收入达到30余万元,还清了之前所欠的债务。

带领村民养殖致富
  就在陈家秀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时候,2019年夏天,一场猪瘟让她再次跌入谷底。由于2只猪仔感染病毒,她不得不含着热泪,埋掉140头活蹦乱跳的“架子”猪,造成了高达30万元的经济损失。
  突如其来的猪瘟并没有击倒勤劳坚韧的陈家秀,一切从头再来。2020年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她谋划起了扩大猪场规模的崭新蓝图。说服了家人后,陈家秀向区农业农村委申请了70万元发展生猪的贷款,修建了一个全自动电控生猪养殖场,只要一按电钮,给猪喂水、加饲料。接着她又以每亩200元的租金,流转了附近100亩土地,用来种植红苕、包谷、青菜之类的猪饲料。
  8月,陈家秀与重庆希望养猪集团签订了生猪饲养合同。她把猪场以每年32万元的价额转包给公司,再向公司投入15万元的股金。公司负责种猪苗、饲料、技术和人力,陈家秀则按照猪仔利润百分之十五的比例分成。
  目前,猪场饲养的种猪已经达到1300只,按照每头母狗年产20只猪崽计算,估计一年将获得80万元的纯利润。
  成为了村里的养殖大户,陈家秀也并没有“藏着掖着”,想着也带领乡亲们一起搞养殖,还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土鸡和小龙虾养殖,并进行技术指导及帮助销售。
  她看到村里“五保老人”高友清行动不方便,不能外出务工,就把他雇到猪场,做些能所能及的轻工,在她的帮助下,高友清今年已经就挣到了近万元收入。为了变废为宝,她还把猪场的猪粪、猪尿,全都免费送给了村里的黄精、柠檬种植大户……在陈家秀的带动下,村里的18户村民养猪赚了钱,生活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