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专题总第940期 >2021-02-20编印

“四知堂”的前世今生
刊发日期:2021-02-2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四知堂”内院。

“四知堂”内院。

  “四知堂”展厅一角。

  “四知堂”展厅一角。

  “四知堂”堂屋。

  “四知堂”堂屋。

杨尚昆同志塑像。

杨尚昆同志塑像。

“四知堂”全景航拍图。

“四知堂”全景航拍图。


  

全媒体记者 罗列

  在双江猴溪河畔,有一座古朴宁静的清代宅院,因此处平旷如坝、水急滩场,故被人们称作为“长摊子大院”,1907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便诞生于此。
  广场内屹立着杨尚昆同志半身铜像,正门口,“四知堂”几个大字熠熠生辉。里面陈列着大型历史图片文物展——《杨尚昆生平业绩展览》,按杨尚昆同志的人生经历分为投身革命、留学前后、率部长征、延安岁月、在国家主席任上、真情永驻等10个部分,通过4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200余件文物文献资料和多部影视资料片,充分展示了杨尚昆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深宅大院,去重温无产阶级革命家杨尚昆同志“云水襟怀,松柏气节”的崇高品质,感悟先辈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以及杨氏清白家风的正能量。
  据杨尚昆故里管理处导游解说部主任杨雪兰介绍,“四知堂”位于双江古镇西800米,又名“杨尚昆同志旧居”,是我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的诞生地。“四知堂”是由杨尚昆主席的曾祖父杨世绥修建于1862年,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大小房间39间,为中式土木结构,先后历经双江杨氏家族六代人使用。
  “四知堂”,俗称“长滩子大院”,坐落在双江镇金龙村“长滩子”。“长滩子”是双江猴溪在此冲积的一块小平川,大院就在这块平川的边沿依山而建。院前地势平坦,水田如镜,恰似一轮皎洁的月牙,故名“月亮坝”;一溪碧水,环绕其间,名“猴溪”;猴溪对岸,三座小丘“品”字而立,俗称“三星堡”。远远眺望,这平坦的“月亮坝”和这青山碧水环抱的灰瓦老屋,恰似一幅“三星捧月”的水墨丹青,美不胜收!现在小平川已经开辟为公园,供市民休闲散步。
  “四知堂”大院以前厅和正屋及两侧东、西厢房为中心,组成大型四合院。其两侧再建“东轩”和“西轩”,距“两轩”屋檐4米建有砖砌围墙,分别形成面积约150平方米的院坝。大院的内厢房与外厢房之间建有天井和卷棚顶廊道,一旦进入“长滩子大院”,就可以经过既遮阳又蔽雨的廊道而到达“正院”和“东轩”、“西轩”的各个房间。在大院正厅门上挂有一块“四知堂”的横匾。“四知堂”源于杨氏先祖杨震“夜辞黄金”拒绝受贿的典故。据史志记载:一次,杨震路过昌邑县,正巧当地县令王密是他提携的学生,王密不仅赴郊外迎接,晚上又去拜会老师,两人聊得非常高兴,不觉已深夜。这时王密突然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恩师难得光临,学生备有一点薄礼,望恩师笑纳。”杨震一见立刻说道:“我过去举荐你,是因为我了解你的能力和为人,今天你怎么就不了解我呢?”王密赶忙说:“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现已夜深无人知道,就请恩师收下吧。”杨震正色地说:“你怎能这样说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无人知道呢?”王密见杨震动怒,臊红了脸,只得拿着黄金离去,这便是“夜辞黄金”的典故。为了传承先祖杨震的公正廉洁,杨尚昆主席的曾祖父杨世绥,便将所建居所称作“四知堂”。清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即公元1907年8月3日,杨尚昆同志就诞生在这座古朴的四合院内。
  杨雪兰边走边说,杨尚昆主席的父亲杨淮清在20世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没有死守旧道德、旧礼教,不惜典卖家产,散尽千金,送子女出国读书,大力培养他们读新学以振兴国家,造就了杨尚昆、杨闇公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代伟人杨尚昆便从“四知堂”开始,一步一步地走过了他光辉战斗的一生。杨尚昆早年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赴莫斯科学习,回国后在各个时期担任党政军重要职务,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1988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家族深受杨震清白家风的影响,常以杨震的故事教育子孙后代。他的先辈将居所名为“四知堂”,正是为了继承杨氏家族“清白传家”的古老遗风。1993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面训家人时就讲到,“清白传家”和“四知堂”是杨家老祖宗传下来的,我们现在之所以一直恪守这个祖训,就是要我们时刻牢记为官要像杨震一样,清白自守,廉洁奉公。
  1987年春,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廖伯康来到潼南,检查杨尚昆同志回潼南参加“三三一”惨案60周年纪念活动和为杨闇公烈士陵园落成揭幕的筹备工作时,转达了尚昆同志的一个心愿,尚昆同志希望能在这次回乡时去他出生地“长滩子”看看。然而什么叫“长滩子”?“长滩子”在哪里?谁也弄不清楚。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在双江镇西确实有个叫“长滩子”的地方,并且那里也有座杨家大院子,但这里是否就是尚昆同志所说的他的出生地?谁也说不清。同时,院里已住有20多家农户,房子也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加之又是田间小道,80高龄的杨尚昆同志根本无法前往。但为了满足他的心愿,只得作了让他在远远的马房垭口上遥望的安排。
  1987年4月2日,杨尚昆同志回到了阔别62年的家乡——潼南。当他一参加完纪念活动,便迫不及待地冒着淅沥小雨,来到马房垭口,用特为他准备的高倍军用望远镜,把“长滩子”的山山水水看了又看,望了又望,随后他又向随行的小弟杨白冰和侄儿杨绍中喃喃自语:“62年了!房子还是那个老样……记得院子的门前还有棵三人合抱的大柏树,树上常歇着许多白鹤,现在好像没见了啊?”在神往的飞绪中他足足留连了半个小时。
  杨雪兰手指着马房垭口的方向,继续说道,1998年,杨尚昆逝世后,他的出生地问题,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直到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为了立项开展纪念活动,寻迹他的出生地又第三次提上议程。并由有关部门组织了尚昆同志亲属、史志专家及当地政府等联合进行实地考查和取证,杨尚昆出生于“四知堂”俗称“长滩子大院”的论证,终于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可和亲属的认同。经确认后,上报中央批准立项,决定整旧如旧、原汁原味修复“长滩子大院”,并辟为“杨尚昆生平业迹陈列馆”对外开放。
  2006年,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经党中央批准,“长滩子大院”被命名为“杨尚昆同志旧居”。在“杨尚昆同志旧居”前厅正中竖着一块大木碑,上面镌刻着当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穿过前厅,便是一个石板铺面的大天井,天井正中安放着杨尚昆同志的半身铜像。天井左右布展为“杨尚昆生平业绩陈列馆”,展出了杨尚昆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珍贵图片400余幅,文物文献150多件和多部影视资料片等,生动地展现了杨尚昆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2010年,“杨尚昆同志旧居”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杨尚昆同志旧居”已被列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廉政建设教育基地、重庆市家风教育基地,成为了我国红色旅游的热门景区。“四知堂”大院里的一块块牌匾、一副副楹联、一张张照片,都给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引导我们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让两千多年的清正廉明精神和优良家风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时刻做到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和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家风,以良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