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1146期 >2021-11-30编印

500亩山地蔬菜、480亩花椒基地、500亩经果林,别口镇科郎村——
产 业 兴 旺 村 民 富
刊发日期:2021-11-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村民采摘柑橘。

村民采摘柑橘。


  

全媒体记者 吴鑫袁 王浪

  初冬时节,绵绵薄雾萦绕着别口镇科郎村,山间的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果香,微风吹过,2000亩柑橘产业园中的沃柑摇曳枝头。经过橘园,一条干净整洁的硬化公路延伸向远处,构成了一幅乡村富美的壮丽画卷。
  “今天的果子安逸得很,就是还有点果酸味,到春节上市售卖味道刚好合适。”科郎村党支部书记龙洪奎早早地带着十多个在基地务工的乡亲朝山顶走来,随手摘了一个沃柑检查口感。看着手中沉甸甸的收获,龙洪奎满脸喜悦,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科郎村位于别口镇东南,距别口场镇4.5公里,这里山高坡陡,资源贫乏,耕地面积仅2368亩,曾经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以前人多地少,发展什么产业是我们最头疼的事,但是现在漫山遍野都是产业,我们不仅靠着产业脱了贫,还致了富。”龙洪奎认为,脱贫的关键是发展产业。他带领科郎村党支部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以“党组织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上”为抓手,帮助人民群众引进帮扶项目,发展绿色产业。
  “目前,村里开发了500余亩山地蔬菜、480余亩花椒基地、500亩经果林,建成了5个每年出栏3000余头的养猪场,后续还将扩建2000余亩水果种植基地。”龙洪奎说,村里还发展出1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在他们的带领下,贫困户富了口袋,日子蒸蒸日上。
  “看着村里的集体经济挣了钱,我们也想依靠集体经济发展红利,把自己的种植产业搞起来。”村民刘献军告诉记者,他常年在外务工,因为家庭原因回到了老家科郎村发展,原以为是不得已的选择,谁知如今自己不仅在村集体经济打工挣钱学技术,还发展起了自己的种养殖业,不出远门就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我们定期举办创业培训、田间实地操作,增强村民的专业技术,为集体经济产业量身培育技术服务人才,不仅有效服务产业发展,更进一步巩固了村民收入。”科郎村党支部书记龙洪奎告诉记者,了解到村民对发展产业有想法但没经验,村里就经常请专家来讲课支招。
  今年以来,科郎村以农业科技、法律法规、务工技能为内容开展培训8场,培训党员群众500多人次。村民用学到的技术因地制宜发展水果种植、生态鱼养殖等优质产业,为村民稳定增收,村内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面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产业兴旺了,百姓腰包鼓了,精神文化也不能落下。
  今年,科郎村多方筹集资金70多万元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建成了80㎡村务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广场,并安装了健身器材,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到求知求学的氛围中,让村务活动中心成为知识传播的大讲堂、信息交流的好平台、技术推广的农技校、民情民意的收集站、农民自娱自乐的俱乐部。
  同时科郎村党支部还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展新党员,(下转2版)(紧接1版)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会制度,积极开展解民忧、办实事活动,想办法让贫困村的群众更富。
  如今,沿着干净整洁的道路走进科郎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凉风拂过池塘泛起阵阵涟漪,院落的亭台和活动场所可供歇息,农家书屋乐享阅读,村民欢声笑语,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脱贫攻坚让乡亲们富了起来,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面貌新起来。过去几年,科郎村通过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等举措拔了穷根。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我们村依然干劲十足,信心满满。”龙洪奎表示,今后将继续做好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让科郎村加快发展步伐,力求在乡村振兴“大考”中交出一份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