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综合总第829期 >2020-09-08编印

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
我区首批87名渔民“退出江湖”
刊发日期:2020-09-0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工作人员现场勘验每一条渔船。

工作人员现场勘验每一条渔船。

认真核对渔船信息。

认真核对渔船信息。

渔民签订退捕补偿协议。

渔民签订退捕补偿协议。


  

全媒体记者 罗 列 刘 莉
  国家颁布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令”,要求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的渔民,务必在2021年元旦前完成退捕工作。9月3日,我区在琼江潼南段启动首批退捕渔船上岸交接处置,标志首批渔民正式“退出江湖”。
  在琼江太安镇段江边,伴随着吊车的轰鸣声,两条钢索不断收紧,一艘艘铁制渔船陆续从琼江中被吊车吊上岸。与此同时,渔民们也主动将网具、渔业船舶证书和渔业船员证书上交给农业执法人员,在签订退捕补偿协议后,对渔船进行集中切割拆解,这也是我区推进琼江大保护实施琼江退捕禁捕工作的重要一环。
  “潼南作为长江水域禁捕的其它水域,已开始实施天然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力争在9月底之前,完成所有渔船上岸工作。”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队长黄小波表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艘渔船被吊上岸后,渔船拆解工作的每一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区公安局、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国资委以及柏梓镇、太安镇、新胜镇等相关部门和镇街工作人员现场监督指导并负责渔船接收、现场勘验、现场监管、收集渔船船主及船员移交的相关证书并予以注销,做好“拆解档案”核实移交;对渔船拆解后的残值进行委托评估、处置,确保拆解工作的公开性、合法性。
  据了解,这次禁捕退捕渔船上岸涉及渔民87人、渔船44艘。渔船上岸集中拆解,预示渔民正式告别“水上漂”生活,也为琼江天然水域渔业生产划上了“休止符”。
  “我打了30多年鱼了,大半辈子都是在船上生活,虽然舍不得,但是国家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不仅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也为了造福子孙后代,所以我们都很支持政府的工作。”渔民赖元云在接受采访时说。
  禁捕退捕是保护长江母亲河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决策。我区制定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全区共识别合法退捕渔民359名、渔船216艘。目前,已签订退捕转产协议163份,完成率达75.5%。
  据了解,我区还将坚持“应禁全禁、应退全退”的工作原则,继续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逐步通过就业保障、社保支持、低保兜底保障等政策,妥善解决渔民上岸生计问题,确保渔民“上得岸、稳得住、能致富”,让重要水域全面禁捕退捕工作落地见效。同时,将加大打击非法捕捞、非法交易行为及退捕渔民安置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级各部门扛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为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潼南区天然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相关补助资金,力争在今年年底全面落实所有渔船禁捕退捕工作;强化转产安置,保障退捕渔民生计。”黄小波表示,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觉抵制购买非法渔获物,斩断江河捕鱼产业链,为建设山清水秀天然美丽潼南贡献自己的力量。

快 评

让渔民上岸 江河休养生息

云 喜
  近日,我区首批禁捕退捕渔船上岸,87名渔民“退出江湖”,正式告别“水上漂”生活,为琼江天然水域渔业捕捞划上了“休止符”。全面禁捕,渔民上岸的举措深得民心。
  长江及其支流流域禁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保护长江母亲河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决策。
  近年来,在过度捕捞、水质污染、植被破坏等影响下,长江已不堪重负。让人欣慰的是,按照国务院部署,2021年元旦前,长江流域将实现全面禁捕。对此,我区出台了《潼南区天然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让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够稳得住能致富。让渔民上岸来,让鱼儿活下去,这对长江渔业资源的休养生息,对生物多样性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