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策划总第828期 >2020-09-07编印

艰辛创业不忘初心 一片真情回报社会
——记女企业家、玮益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素华
刊发日期:2020-09-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陈素华正在办公。

陈素华正在办公。

枳壳基地节水灌溉设施。

枳壳基地节水灌溉设施。

高品质的上城华府小区。

高品质的上城华府小区。

基地枳壳长势喜人。

基地枳壳长势喜人。

陈素华向慈善会捐款50万元。

陈素华向慈善会捐款50万元。


  

全媒体记者 徐旭

核心提示
  在潼南经济社会济发展的大潮中,广大女性奋勇争先,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她们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的巾帼“奋斗志”,绽放美丽的巾帼芳华。她们在创新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支持精准脱贫,促进了困难群众就业创业、脱贫增收,充分实现了“她”行动,贡献了“她”智慧,彰显了“她”力量,贡献了“她”经济。我区玮益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素华就是其中一位。

  她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不辍的耕耘收获了事业的腾飞;她用自己无私的付出,赤诚的爱心赢得了社会赞誉。她就是,区工商联(总商会)妇联主席、区工商联副主席、区慈善会副会长、玮益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素华女士。

艰辛创业,白手起家

  陈素华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结婚后跟随丈夫在合川的一家煤矿厂工作。但为了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夫妻两1993年从煤矿厂辞职,回到了潼南。
  “回到潼南,一家人的日常开销都要花钱,必须要找到事情做。”陈素华说,当时,我们拿着在煤款厂工作攒下的积蓄,当上了小包工头。
  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的越多,生活就越美好。做小工程,对于一直以来都是家庭主妇的陈素华来说,谈何容易。但是,陈素华勤奋好学,在工地上自己带头干,并很快掌握其要领。
  “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也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转折点。”说到那次转折,陈素华语气显得特别坚定,“有一年去亲戚家做客,看到他们家变化很大,房屋的装修在当时来看,非常豪华。我当时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自己如果一辈子当小包工头下去,怎么也不可能发展成那样。”
  要创业!陈素华给自己定下了第一个人生目标。
  创业之路是艰辛的,这背后的付出,也许只有陈素华自己才能体会。
  “虽然创业很苦,但我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后,干劲就更足了。”陈素华说,为了创业之路,她开始学技术、学管理。“不学不行,就靠初中那点水平,根本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
  1999年至2003年,陈素华分别在重庆市交院、重庆建筑学院进修建筑专业。经过4年的专业学习,陈素华尝试着接手一些小工程项目。
  “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接到的第一个工程造价只有几十万,带着大家干下来,总共才挣了两三万块钱。”陈素华说,这笔钱虽然不多,却让她看到了创业的希望。
  随后,她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创业团队,积极与参与市场竞争,手上接到的活也渐渐多了起来,奠定了企业发展的基础。
  小有成就的陈素华开始放眼更大的发展。“潼南开发江北新城的时候,基础设施建设也搞得热火朝天,确实给了我们这些从事工程建设的人带来不少机遇。”陈素华说。
  但这样一块大蛋糕摆在那里,想吃的人可不是陈素华一个。本地的、外地的,大大小小的开发商都汇集到潼南,希望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经过深思熟虑,陈素华筹集了资金,在江北新城投资房地产开发。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明智的。现在,当初陈素华拿下的那块地,已经被她开发出来了打造成了我区的一个品质楼盘——上城华府。
  由于出色的业绩,陈素华本人先后获得潼南县"三八"红旗手、"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光荣称号。她所经营的企业也先后获得"潼南区重点龙头企业"、纳税大户等殊荣。

企业担当,回报社会

  “是国家给了我创业和致富的机会,我应该回报国家和社会。”10多年来,陈素华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每当看到父老乡亲有困难,陈素华心里就很难受,总想伸手扶一把。
  陈素华热心慈善公益事业,2005年她倡议成立潼南县慈善会,带头向慈善会捐赠现金和物资,截至目前,她资助了65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向贫困生捐款12万元;缓解父老乡亲的治病难;真心真意扶贫济困;积极抗旱赈灾;资助大佛穿金工程……潼南的老百姓热情地称她为“潼南好人”。
  双江镇高石村5社与双江街村相距10多公里,仅有一条崎岖小路与外界相连,制约了当地产业发展。“修一条路”是陈素华多年的心愿。陈素华不顾家人极力反对,在当时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毅然捐赠22万元,帮乡亲们解了燃眉之急,修通了村级公路。工程竣工后,乡亲们提议在村口立一块石碑,表彰陈素华“舍小家为大家”,被陈素华婉拒。如今,走在这条公路上的人都还念念不忘这位“潼南好人”。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素华时刻关注着潼南疫情动态。在得知我区医疗防护用品紧缺后,她决定捐赠50万元,用于购买医疗防护物资,并通过国外的朋友,购买到100只急需的红外线测温仪,帮助全区上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抗疫期间,企业目前直接捐款数额最大的一笔资金。”区慈善会有关负责人说。
  另外,陈素华还通过市总工会,向巴基斯坦捐赠了10万个口罩。
  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来,陈素华先后为汶川大地震、桂林街道尿毒症患者肖勇华、双江敬老院老人等捐款捐物,总计200多万元,先后荣获“重庆市建筑业优秀经理”“重庆市中小企业贡献奖”“潼南区慈善捐赠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潼南经济社会的的发展,为企业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发展过程中,女企业家们主动适应时代要求,站在发展前沿,开拓创新,艰苦创业,以坚定的信念、杰出的智慧和不懈的奋斗,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充分展现了当代女企业家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为潼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5月26日,由陈素华发起,区工商联、区妇联牵头成立的女企业家商会和工商联(总商会)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协会的主要宗旨是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会员及会员企业,维护女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促女企业家守法、自律,为全区广大女企业家搭建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共谋发展的平台。
  陈素华说,她将带领会员探索一条符合潼南区情的企联发展之路,努力把潼南女企业家协会打造成一个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生机盎然、有所作为、勇于争先的协会组织,使它成为政府的“好助手”、会员的“好帮手”,为推动潼南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型发展,助农增收

  企业发展了,要带领更多乡亲们致富。2015年6月,陈素华注册成立了重庆市丙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双江镇高石村新建枳壳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园区规划面积上万亩,一期面积达到2000多亩,经过5次改土增强土地自身肥力,不施农药化肥,种植绿色、环保、有机的枳壳。
  同时,在高石村,当地村民通过土地出租、基地务工,一份土地挣两份钱,既可家门口就业,也可以家门口创业。
  近日的一场降雨,让高石村漫山遍野的枳壳更显嫩绿,在雨水的滋润下,树枝上的果实也青翠欲滴。这场降雨对于该基地来说是个宝,因为使用了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一点水都不会被浪费掉。
  “我们在种植前对每个定植行开挖了80公分深的沟,掩埋了秸秆,枳壳在生长期间,雨水浸泡下去,秸秆形成小小的蓄水池,慢慢供给根系。”枳壳基地技术员张兵说。
  深松土地,压埋绿肥,促进深层土壤贮水吸收利用。别小瞧这项新技术,它能让每一亩土地一次性储存20多吨水,为枳壳根系提供充足水分。看不见的地下有“门道”,在看得见的地面上,则装有多点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工作人员用手机就能实时掌握基地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并进行远程管理。
  “我们每个块区安装了监测系统,一旦缺水缺肥,监测系统自动报警,灌溉设施精准滴灌。”陈素华说。
  短短几年时间,枳壳基地已成为我区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典范。
  “我们基地应用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系统,相比人工浇灌节约70%用水,长期下来能为公司节约很大一笔开支。”陈素华表示,智能化灌溉设施还节约用工成本,一个人一天就能完成整个基地的灌溉。
  正是采用高效节水新办法和新技术,中药材种植基地很少为缺水缺肥而发愁。“我们每年要深松一次,增加土壤蓄水量;秸秆覆盖在土壤里层,旋耕后及时耙压或镇压,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既能秸秆还田,又塌实耕层,促进次生根喷发,节水增效。”据张兵介绍,近三年来种植的枳壳成活率都很高,长势也好,首批移栽下去的今年已进入挂果期,预计可产近万斤,明年将翻番增长。
  从投入到大量产出,现代农业基地的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运作,现代农业抛弃了传统农业低效耕作模式,正以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改造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以创新技术手段促进农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