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818期 >2020-08-24编印

39.3万亩水稻开镰
刊发日期:2020-08-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罗列夏培植刘莉)金秋时节,潼南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8月23日,记者在龙形镇经堂村看到,连片的金黄稻田里,两台水稻联合收割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一幅热闹的机收场景。
  “以前人工打谷子费时费力费钱,打一亩要半天时间,现在有了收割机,一亩地十几分钟就收完了。”当天下午,水稻种植户周南高在自家稻田旁,等待着收割带来的丰收。搭梯、下田、收割……两辆大型收割机在农机手的操作下进退自如、收割迅速,老周家的几亩稻谷只用了半个小时便收割完毕。
  “机收比人工收割能节约很大的成本。”老周说,今年我种了400余亩水稻,人工收割要接近600元一亩,而机收只要70元一亩,每亩能节约500元左右。
  近年来,随着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农业生产劳动力工价的逐年上涨,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收的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在我区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全区水稻种植面积39.3万亩,本区和跨区作业收割机近700辆。”区农机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将通过建立跨区机收作业接待服务站,做好外来机手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全区水稻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