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策划总第817期 >2020-08-21编印

潼南“内外兼修”绘就乡村振兴靓丽“底色”
刊发日期:2020-08-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欧敏带领群众种辣椒致富。

  欧敏带领群众种辣椒致富。

果农在采收运输柠檬。

果农在采收运输柠檬。

“绿色村庄”天印村。

“绿色村庄”天印村。

虾农收获小龙虾。

虾农收获小龙虾。

椒农在采摘花椒。

椒农在采摘花椒。

整治后的农家小院。

整治后的农家小院。


  

全媒体记者 郭伟毅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近年来,我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内外兼修”、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立足实际,选准路径,重点突破,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口镇老君村4组建卡贫困户文启成乐呵呵地说:“我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做梦也没有想到如今会成为产业工人。”
  文启成告诉记者,村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引进重庆老君利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源农业)发展花椒产业,不仅让他有了在花椒基地务工的机会,而且还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在家门口挣到钱,他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信心。

种好“五朵金花”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眼下,在位于别口镇老君村的利源农业花椒加工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正在上演:工人们带着丰收的喜悦,正加紧对鲜花椒进行干燥处理和精深加工。
  “截至目前,我们共栽种了2460亩花椒,年产值在200万元以上,全部进入盛产期后,产值还会逐年增长。”利源农业负责人文静说,眼看花椒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自己也不能忘了创业的初衷——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花椒基地里平时有70多个固定劳动力,到了收获季节,还要按照70元/天的价格聘用300余名工人采摘花椒,这些工人大多是来自老君村和附近村的农民。”文静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家乡困难群众脱贫,他有意将聘用政策向贫困户倾斜,花椒采摘和加工队伍里,贫困户占了至少一半。此外,他还专门从江津聘请技术人员,对工人进行培训指导,让他们熟练掌握花椒的种植、剪枝、喷药、施肥等技术,久而久之,这些村民也成了花椒种植能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让村民们尤其是贫困群众,在基地里干活不但能挣到钱,还能学到赖以生存的种植技术。”文静说。
  近年来,花椒产业如雨后春笋在各镇街迅猛发展。目前,全区花椒种植面积达7.5万亩,主要分布在桂林、群力、双江、别口等镇街,鲜花椒产量达到1250万公斤,产值1.3亿元,现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增收的又一主导产业。下一步,我区将继续配套建设烘房、冻库等花椒生产保存基础设施,附带发展豆瓣、花椒油等精深加工产业,拓展延伸花椒产业链,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这仅仅是潼南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差异化发展粮油、蔬菜、柠檬、生猪、特色经果、生态渔业、中药材七大特色效益农业,尤其是在柠檬、小龙虾、蔬菜、花椒、油菜“五朵金花”上下功夫,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9年,全区农业增加值达62亿元,粮经比达到38:62,成为全市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区十分注重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每个贫困村都形成了1—3个主导产业,并构建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仅柠檬产业一项就帮助5万余名农民脱贫增收致富,做到了坚决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人口“两个防止”,着力提高贫困群众满意度和农民收入“两个提高”,为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全区农村“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解决,脱贫质量不断提升,脱贫成果有效巩固。

整治农村环境 铺就美丽画卷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重点。
  漫步在塘坝镇天印村的河畔景观步道上,清脆的鸟叫声和蝉鸣声不绝于耳,阵阵微风夹杂着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清澈的塘坝河水潺潺流淌,似一根银线蜿蜒奔流。河岸两旁的柳树,像极了害羞的姑娘,柔嫩如丝的枝条在秋风吹动下随风飞舞。景观步道上,不少市民三三两两并肩散步谈笑,好一幅和谐自然的美丽乡村画卷。但就在几年前,这条河流却是条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
  “以前这条河又脏又臭,河面上还漂浮着许多垃圾,路过这里都要捂着鼻子走。”家住天印村的王大爷感慨地说,现在不一样了,经过政府专门整治后,河水变得干净清澈,村民们没事就来这里走一走赏赏景,好不悠哉。
  与此同时,在塘坝镇天印村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幅热闹的场景:干部群众拿起清扫工具,扫的扫,夹的夹,清的清,推的推,撸起袖子干得热火朝天,从打扫路面落叶、垃圾到街道边的“牛皮藓”再到水中的漂浮物,不放过任何卫生死角,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近年来,天印村持续推进“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大力开展农村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水体环境治理,如今的天印村天蓝了、水绿了、岸清了、村美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了。截至目前,塘坝镇天印村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绿色村庄”、市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示范点、重庆十大特色乡村、首批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等殊荣,成为了美丽乡村“新标杆”。
  为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行绿色健康生产生活方式,2019年,我区整合各类资金6500万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共完成1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改厕1.89万户,农村危房改造1447户,整治“大棚房”违规项目30个,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我区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加强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
  “在治水上,我们加大涪江、琼江生态治理。”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潼南投入2亿元加强琼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还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合作投资15亿元,实施涪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PPP项目,完成三块石大坝生态修复,巩固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整治成果,加快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全区各级河长累计巡河1.8万余人次,巡河里程达2.1万公里,涪江常年保持Ⅱ类水质、琼江稳定达到Ⅲ类水质。
  同时,我区大力开展国土绿化,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8%。聚焦突出环境问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比上年同期增加13天,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此外,我区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所87处,完善涪江、琼江潼南段沿线20个镇污水管网设施,安装污水管网55.56公里,改造升级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和7个场镇污水处理厂,使乡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颜值越来越高,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乡村”。

吸引人才集聚 夯实发展根基

  乡村振兴,人才集聚是根本。
  “你看,这些番茄又大又圆,颜色也红润,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这几天,宝龙镇严寨村欧家湾集体经济的蔬菜大棚里格外热闹。几个月前种植的优质番茄进入采摘高峰期,红彤彤的果实挂满藤曼,让人垂涎欲滴,农户们三三两两一边采摘番茄,一边话家常,脸上溢出了灿烂的笑容。
  “现在正是番茄大量上市的季节,我们种植的优质番茄,亩产可达8000斤,按照现在3元/斤的市价计算,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蔬菜大棚管理员欧世林告诉记者,质优味美的番茄受到市场欢迎,这几天已接了2000多斤的订单。“这还得感谢我们的支部书记和带头人欧敏。”欧世林说。
  2018年8月,从严寨村走出来的“90后”大学生欧敏,放弃了他人眼中的国企“好工作”,被宝龙镇以本土优秀人才引进的方式,引回老家严寨村工作,后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种植绿色蔬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逐渐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欧敏带领严寨村村民脱贫增收的故事,正是潼南以人才振兴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市委、市政府赋予了潼南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区和引领区’的职责。”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加快乡村振兴,潼南围绕“近悦远来”目标,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着力把潼南打造成渝西人才集聚洼地。
  在实践过程中,潼南创新实施“三百三千”人才培养集聚计划,结合潼南乡村发展现状和“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确定以“教育、卫生医疗、旅游、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等为引才重点,以人才的梯队发展、多层次发展为努力方向,通过“事业单位公招考试”、“三支一扶”行动计划、“千名硕士进潼南”行动计划和定向培养师范生、医学生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
  同时,潼南还强化培育人才,积极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合作,联合举办“4+ X”专题培训,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MBA研修,开展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领头雁”计划,加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预计到2020年底,全区将培育农村各类实用人才1万名、乡村专业技术骨干人才1000名、新型职业农民1500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乡村振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千针万线最终都要落实到“人”上。在如今的潼南,各类高端科技人才正加速集聚,一大批有理念、有远见,懂技术、懂市场的新农人正在涌现,成为潼南乡村振兴一线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