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809期 >2020-08-11编印

小花椒带来大变化
横房村:一粒花椒带活一个村
全媒体记者 李松
刊发日期:2020-08-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村民在花椒基地务工。

村民在花椒基地务工。


  

  撂荒的土地谁来种?留守的群众靠什么增收?从“空壳村”到产业发展先进村,卧佛镇横房村党支部书记李强因地制宜,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种椒”脱贫的产业发展之路。
  8月10日,记者来到卧佛镇横房村,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坡山上,满山遍野都种上了花椒树。李强正在进行田间管理。
  看着山上的花椒树,村民李朝进心里乐开了花,他告诉记者:“这山上栽下的可是‘摇钱树’啊,现在我在这基地打工每天有70元收入,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这全靠李书记的项目选得好呀。”
  在横房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李强,村民们都对这个80后小伙赞不绝口。这几年,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变化非常大,村民行路难、通讯难、用电难、饮水难等问题解决了,现在又利用荒山坡种花椒树,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村民都称赞他是村里的“点金人”。
  李强中等身高,体型健硕,皮肤黝黑,看上去憨厚朴实。2007年大专毕业后,李强在广东一家台资企业工作,2009年春节回到家乡,看到在家耕种的乡亲们收入微薄,土地却大多荒废,道路也泥泞不堪。李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实现经济价值,改变家乡面貌,让乡亲们早日摘掉“贫困帽子”。
  过去,横房村的村民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生于斯、长于斯的李强对乡亲们种植成本高、收益低的难处感同身受。
  2010年,李强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李强一方面积极协调、对上争取,逐步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寻思着如何在现有的土地资源上做文章?
  “村里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家里大多是些老人和小孩,撂荒地和山林地就有2000多亩。”李强说,2014年,经过走访调查和外出学习考察,他萌生了在村里种植花椒树的想法。
  说干就干。李强到成都、江津等地学技术、找销路。为了节约,每到一个地方他都选择最便宜的旅馆住,并打听好线路后坐客车前往。在李强的努力下,不少基地老板和客商都爽快答应了教授他种植花椒的技术,并详细地介绍了市场情况。经过多方打听和接触,他主动联系上了多位花椒经销商,商议决定实行“客商+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发展花椒产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项目选定后,原本以为会很顺利的花椒树种植项目,却出现了最大难题——乡亲们拒绝栽种。
  “种啥子花椒哟?这个东西是香料,没得好多人吃,到时恐怕连饭钱都挣不回来,还说什么增收。我看啊,到头来恐怕竹篮打水一场空。”村民们对种植花椒树缺乏信心,担心大面积土地种植花椒树后,得不到收益怎么办?
  为消除村民们的顾虑,李强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会,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计算经济效益对比帐。但任凭他磨破了嘴皮,乡亲们依然不买账。为此,李强决定自己带头种,便在村里流转了200多亩荒地,种花椒树。
  “种植花椒树前景好,一年挂果,亩产就有80-100斤,3年后进入盛产期,亩产达到2000-4000斤,每亩纯收入能达到5000元,而且盛产期长达15年以上。”李强说,从长远看,种花椒树是很有效益的,既解决了村里大量土地撂荒的问题,又解决了村里贫困户就业问题,实现增收。
  看着李强种的花椒树长势良好,加上前期思想引导,如今,和李强一起外出考察的几户村民已经流转土地,种上了花椒树。“我现在流转了20多亩地,李书记免费给我提供技术指导,还和江津一家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完全不愁销路。跟着李书记干,我信得过。”6社村民黄春华信心满满地说。
  “我上个月在花椒地干活就挣了1000多块钱,相信在李书记带领下,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5社的李映富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在基地边打工边学技术,有了技术就自己种。
  “我希望以后村里家家户户都能种花椒树。”李强望着远处一片荒坡感概地说,如今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带领大家致富的路还很长很长,下一步将在村里成立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更多村民种植花椒树,并在村里开办技术培训班,免费为大家提供技术指导。
  “作为一名村干部,绝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不仅自己要带头致富,还要带领群众致富,为群众致富创造条件。”李强说。
  如今,这个朴实的农村小伙,只有一个朴实的信念,那就是在致富的路上,不仅要“做给村民看”,更要“带着村民干”,使乡亲们致富有方向、生活有奔头,让横房村真正种出“摇钱树”。